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代史入门 (泓楷)
- 浩如烟海—千页以上的大书(中国篇) (天地玄黄)
-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要知道一些。〈只是一种奢望罢了〉 (一介草莽_龍無)
- “编年体”史书 (三学斋主人)
- 清史 (我是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清通鉴(共20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当涂魏阙 2021-06-07 20:21:05
2020.11.12-2021.6.7 在通读完《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和《明史》之后,终于用将近七个月的时间通读完了这最后一个王朝的兴衰。从编纂上来讲,这套书只能给两星,内容基本照抄《实录》不说,错讹更是随处可见,人物名字写错,生卒年份写错,甚至卷数都能写错,感觉根本就没有好好校对过,还卖得那么贵,也就值个辛苦分。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珍视,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应付,那也不能指望读者好好珍视了。有清一... 2020.11.12-2021.6.7 在通读完《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和《明史》之后,终于用将近七个月的时间通读完了这最后一个王朝的兴衰。从编纂上来讲,这套书只能给两星,内容基本照抄《实录》不说,错讹更是随处可见,人物名字写错,生卒年份写错,甚至卷数都能写错,感觉根本就没有好好校对过,还卖得那么贵,也就值个辛苦分。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珍视,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应付,那也不能指望读者好好珍视了。有清一朝,自关外苦寒之地崛起,倚东北,入中原,收蒙古,平疆藏,开创整个中国历史数一数二的宏大版图,规模不可谓不大。为避免前明门户之争,大清立国之初即大力弹压士风,虽然造就了普遍务实的官僚队伍,但整个社会也变得死气沉沉,甚至有些实用主义至上,缺乏理念支撑。当国家强大时,自然相安无事,可一旦中衰,便万难更始。 (展开)
11 有用 qwer 2018-07-20 10:44:15
清史界除了姚念慈基本都是在睁眼说瞎话
1 有用 陈熹 2024-03-16 16:47:57 中国香港
这个体裁应用得是很好的,文言还是白话文无所谓。问题是选事眼光和详略不当,还不如郭廷以的日志。晚清部分尤其不足,如日俄战争记载极少。
4 有用 口蜜腹剑稷下宏 2020-05-12 10:35:16
史料翔实,但半文不白,读起来感觉差了很多。
1 有用 老钱在哥大 2014-03-31 09:13:09
比《清实录》容易懂 不过最终找原始资料还是要看《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