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详尽记载了1939年3月10日至9月13日,作者一介文人在香港组建了一支满载敏感物资的车队,又押车从香港经越南到中国抗日战场的见闻和感受。不过在这一次漫长的跋涉中,对我个人,确实有了极大的裨益。在北平、上海和香港,我做了十几年的新闻记者,每天在写文章发议论,实际上我那时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而已,经过这次旅行我才大略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问题之所在。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罢,在这次旅行中写了我是一个办报的人,每到一地第一件我注意的事就是报纸。从桂越边界上的镇南关到迪化,除了陪都省会之外,很大的县城没有报纸出版是很普通的现象。甘肃河西亘长一千多公里的地带中,只有每天出十六开一小张的一份《河西日报》,事实上且可以说是不成为报的报。以致交骆驼、驴子自迪化运来,迟至一个月以后的《新疆日报》对他们仍有新闻的价值。生存在现社会上,如此孤陋寡闻,怎么能活得下去?
作者还写过《香港沦陷日记》,也值得一看,虽然两本书都有很明显的后期加工的痕迹……
一路的风土人情,写得如话家常,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方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有点历史细节,媚俄露骨
那年月(1939年)那段路程(西行)的记录好像不多,区区10万字描述了当地风貌,没有图是一种缺憾。路途崎岖,行车不易,但修路更为艰难。对于书生来讲“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话说苏联援华当时遮遮掩掩的吗?
不要说是80多年前这样的旅途,即使是在现在公路路况如此好的情况下,要从香港到新疆,也是一趟非同寻常的旅途了。一路行来,所遇人、事,所见物、景,所思感、物。都是如此的鲜活和带有当时知识分子特有的使命感。
> 3人在读
> 21人读过
> 35人想读
订阅关于从香港到新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林兮 2020-06-25 20:30:34
作者还写过《香港沦陷日记》,也值得一看,虽然两本书都有很明显的后期加工的痕迹……
0 有用 栋以情 2020-07-02 23:09:56
一路的风土人情,写得如话家常,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方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0 有用 读书客 2019-01-09 10:53:42
有点历史细节,媚俄露骨
0 有用 真心真意 2019-07-17 12:12:06
那年月(1939年)那段路程(西行)的记录好像不多,区区10万字描述了当地风貌,没有图是一种缺憾。路途崎岖,行车不易,但修路更为艰难。对于书生来讲“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话说苏联援华当时遮遮掩掩的吗?
0 有用 烟雾缭绕 2020-12-19 17:17:40
不要说是80多年前这样的旅途,即使是在现在公路路况如此好的情况下,要从香港到新疆,也是一趟非同寻常的旅途了。一路行来,所遇人、事,所见物、景,所思感、物。都是如此的鲜活和带有当时知识分子特有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