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对《通鉴》的评价一直不高,原始史料过少,温公史观清透——只要不涉及礼。都说《通鉴》编年体,注重政治、军事。那些精确到月日、纪事本末、五行天官的记录,直接被无视了……欧阳修最后出场了,两次“论曰”。后两卷当作:太祖皇帝の不可思议。
感谢孔网,中学时候没钱,买前四史的时候这本通鉴没钱买了留了个尾巴(在金茂电脑城门口的打折书摊),如今重拾记忆,终于顺利下单入货了,幸好价格也没咋长,权当是还了当年的债吧
高中时贪便宜与同一出版社的《前四史》一道买的,确是足本,但序言中明明说有胡注,实际上并没有,印刷错误也是硬伤,同《前四史》一样,这也是我中学时经常翻却从来没有翻多少的书之一。
> 6人读过
> 3人想读
订阅关于资治通鉴(足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衛藤美彩 2014-09-21 15:25:38
我对《通鉴》的评价一直不高,原始史料过少,温公史观清透——只要不涉及礼。都说《通鉴》编年体,注重政治、军事。那些精确到月日、纪事本末、五行天官的记录,直接被无视了……欧阳修最后出场了,两次“论曰”。后两卷当作:太祖皇帝の不可思议。
0 有用 逆风飞扬 2023-11-12 21:42:13 广东
感谢孔网,中学时候没钱,买前四史的时候这本通鉴没钱买了留了个尾巴(在金茂电脑城门口的打折书摊),如今重拾记忆,终于顺利下单入货了,幸好价格也没咋长,权当是还了当年的债吧
1 有用 王振宇 2019-04-26 22:04:39
高中时贪便宜与同一出版社的《前四史》一道买的,确是足本,但序言中明明说有胡注,实际上并没有,印刷错误也是硬伤,同《前四史》一样,这也是我中学时经常翻却从来没有翻多少的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