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本独特的,源于阿城别出心裁的书:浸淫书画艺术几十年的孙晓云,以自己漫长的书法、绘画求索路程为引子,串连起中国书法史上桩桩典故:原来古人写字可以一手执笔,一手擎纸,因为笔法成熟之前桌案还不存在;原来保持笔锋不散开是做到书法方便快捷的原则……但是,孙晓云的功力可不仅止于叙述:那些对书法艺术独到的见解,那些对何谓 “书画同源”深刻的领悟,无一不把观者牵引到一个完全属于黑纸白字的世界。
目录:
1 “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请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么?
5 盲人摸象
6 怀疑“永字八法”
7 先说执笔
8 “五指”还是“五字”?
9 “拨镫”极其形象
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
一本独特的,源于阿城别出心裁的书:浸淫书画艺术几十年的孙晓云,以自己漫长的书法、绘画求索路程为引子,串连起中国书法史上桩桩典故:原来古人写字可以一手执笔,一手擎纸,因为笔法成熟之前桌案还不存在;原来保持笔锋不散开是做到书法方便快捷的原则……但是,孙晓云的功力可不仅止于叙述:那些对书法艺术独到的见解,那些对何谓 “书画同源”深刻的领悟,无一不把观者牵引到一个完全属于黑纸白字的世界。
目录:
1 “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请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么?
5 盲人摸象
6 怀疑“永字八法”
7 先说执笔
8 “五指”还是“五字”?
9 “拨镫”极其形象
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13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
14 大胆地推理
15 笔杆的直径
16 笔毫的长短软硬
17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18 《铡美案》的启示
19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20 “古法”的绝唱
21 不自觉的丧失
22 桌子的功与过
23 “八分书”的解释
24 “向背”出形势
25 好大一头象
26 “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27 “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28 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29 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30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31 最不愿意承认的现实——“无法”
32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
书法有法的创作者
· · · · · ·
-
孙晓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孙晓云:南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1955年8月生于南京。1973年高中毕业,在江浦县插队五年。1978年于南京军区空军任图书管理员,其间开始发表书画作品。1985年到南京书画院工作。书法作品获七次全国奖,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纽约等地展出,被香港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书法作品集,楷书、行草书字帖。
喜欢读"书法有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书法有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书法有法开创书法研究新天地 | 来自黔山维摩 | 2009-09-26 14:12:14 | |
书法有法(我有孙晓云的签名) | 来自丹丹 | 2007-03-02 12:20: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0)8.2分 651人读过
-
华艺出版社 (2001)8.7分 214人读过
-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4)7.4分 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购书清单 2007/10/21~ (艾芙)
- 我的书画之旅 (羊的门)
- 民间工艺设计 (后花园)
- 书法总论 (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书法有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三皮 2016-05-21 12:16:59
江安河边
0 有用 账号弃用 2008-04-29 14:20:07
专业又不失俏皮
0 有用 其安 2016-07-05 04:47:05
无法评价 不合适初习者
0 有用 喵喵 2013-10-24 04:17:40
太高端了,我看不懂……
0 有用 云谁之思 2018-09-11 23:33:26
从实践出发,很通俗易懂。
0 有用 你在想什么 2024-11-21 23:24:23 甘肃
很有个性的一本书,我很喜欢。对书法也有很大启发
0 有用 sste 2024-03-02 01:51:06 希腊
“有了桌椅,臂、肘、腕都有了依托,自然不大需要用硬毫笔心作依托,软的羊毫笔就应运而生了。”
0 有用 maxwei 2023-08-17 14:01:46 广东
观点没啥意思,一个转笔要这一本书?章节乱分,完全不会写作的感觉
0 有用 笃壹 2021-03-16 13:57:55
通篇都在强调“转笔”、“捻管”的问题,认为这才是晋唐古法,后来到了唐五代以至宋由于书写工具的变化导致古法失传,人们对书写的艺术追求也有所变化,从追求笔法而达到神似到追求字形而形似。全书通俗易懂,都是大白话,没有书法界故作高深的毛病,同时孙女士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至于她的结论是否全部正确,我也不敢妄下定论。
0 有用 江州穆瑾 2020-01-25 20:21:33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