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阿绮波德・立德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译者: 王成东 / 刘皓
出版年: 1998-1
页数: 345
定价: 1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ISBN: 9787800094880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译者: 王成东 / 刘皓
出版年: 1998-1
页数: 345
定价: 1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ISBN: 9787800094880
内容简介 · · · · · ·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写的是立德夫人随经商的丈夫所到之处(北京、烟台、上海、宁波、芜湖、宜昌、丰都、四川边境地区等)的所见所闻,大量描写了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作者还特别分出两章写她到处宣传反对缠足运动的经历和见闻。这本书的特点,不仅在于内容的广泛和行文的流畅,更为珍贵的是实地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城乡的各种民俗事象,宣传革除陋俗。作者在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她所拍摄的这些民俗照片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民俗风貌,成为我们研究晚清历史和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比如她拍摄的当年衙门审案的场面,就极为珍贵;根据她的资料,来比较判断我们今天的一些电视剧和电影中的审案场面,就可看出那些导演显然缺乏这类民俗知识的修养。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的创作者
· · · · · ·
-
阿绮波德·立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绮波德·立德(ArchibaldLittle,1845-1926),英国在华著名商人立德之妻,习称立德夫人。她参在华经商的丈夫在中国整整生活了20年,几乎走遍了中国南方的所有通商口岸。主要著作有:《穿蓝色长袍的国度》(1901年)《在中国的婚事》(1899)《熟悉的中国》(1899)
目录 · · · · · ·
1. 一访北京:围城之前
2. 引航镇:大沽
3. 八月在烟台
4. 上海的城墙
5. 上海
6. 中国农村
7. 宁波的春天
8. 九月在芜湖
9. 宜昌——龙王洞和龙丘
10. 丰都:中国的冥府
11. 报酬微薄的传教士
12. 距上海一千五百英里的农村
13. 中国西部的反洋暴动
14. 对进一步暴乱的警惕
15. “坏”温塘
16. 四川边境的部落
17. 餐桌的布置
18. 传教士在做什么?
19. 反对裹足之行
20. 反对裹足之行
· · · · · · (收起)
2. 引航镇:大沽
3. 八月在烟台
4. 上海的城墙
5. 上海
6. 中国农村
7. 宁波的春天
8. 九月在芜湖
9. 宜昌——龙王洞和龙丘
10. 丰都:中国的冥府
11. 报酬微薄的传教士
12. 距上海一千五百英里的农村
13. 中国西部的反洋暴动
14. 对进一步暴乱的警惕
15. “坏”温塘
16. 四川边境的部落
17. 餐桌的布置
18. 传教士在做什么?
19. 反对裹足之行
20. 反对裹足之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这些老百姓的思想保守而落后,尽管身体残缺、生着脓疮、衣服破烂得仅能遮羞,却抵触任何能改变命运的努力。北京的大街上,到处流窜着好吃懒做的流氓无赖。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家里的食客,专门为大人物叫嚣打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首访北京 -
北京到处都是树木,根本不像人口众多的城市,而像一个大公园,尤其是站在城墙上面看,感觉更是如此。每个宫殿的院子里都至少有一棵树,庭院大一些的地方更是被树占满,就连宫殿外面也耸立着一排排苍翠茂盛的树木。大概古时候的北京真的像它所规划的那样,如果我能看到那时候的北京,肯定会赞叹它的雄伟,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和它相比。站在钟楼或鼓楼上向对面望去,就可以感受到北京城宏大的规模。同时可以看出,它的透视和布局也很讲究,既有细致的装点,又彼此保持着完美的距离。钟楼上的阳台,单看很普通,可从整体上来看,却是再壮观不过的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首访北京 /1
丛书信息
· · · · · ·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国变色龙》《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西方的中华帝国观》
等
。
喜欢读"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变化中的中国人 7.5
-
- 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 7.3
-
- 中国乡村生活 7.6
-
- 赫德日记: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8.1
-
- 北京日记 7.3
-
- 华西三年 7.8
-
- 五口通商城市游记 7.6
-
- 栈云峡雨日记-苇杭游记 8.0
-
- 北中国纪行 清国漫游志 6.9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一位大使夫人的晚清社会偏见写照
推荐一本晚清社会偏见写照《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关于晚清社会的真实生活记录》,作者是一个大使夫人,她讲了她在中国经历的总总。 其实作者都承认自己带着偏见去看待中国,她震撼于当时中国北京道路状况的糟糕。但她后面想想,如果中国人知道了,他们英国人是怎么把下水道的污...
(展开)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2025.3.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难评价这本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本书的态度一直在摇摆,从非常喜欢到非常不适十分厌恶,我像一个磁力紊乱下的指南针一样晃动不停。所以打推荐还是打一般还是打不行我也是蛮头大的。 俗话说,人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但是却可以轻易看到邻居家的不足。况且晚清时候距离我们...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中华书局 (2006)7.2分 167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5.9分 79人读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7.6分 3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二) (維舟)
- 杜宇藏书 (杜宇声寒)
- 西政小书屋2 (唐川)
- 国/民/性研究 (🦉的瓦涅密)
- 我的藏书——人文社科及杂项 (大眼睛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栗九 2020-06-17 17:10:35
1898 - 1900 年间长江流域及京津地区见闻。每个民族都对自己的确定熟视无睹,却对其它民族睁大双眼。
0 有用 时间之间 2010-02-25 10:59:26
女性作者,文字相对比较琐碎,没有太多学术背景,文章以描述为主。偶尔灵光乍现:“坐在汽船上,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投去匆匆一瞥,他们正在做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正是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正如我们只关注自己的事,干什么他们也感到好奇。”
0 有用 热心市民西西 2012-12-04 16:13:01
马老师推荐的!!mua~
0 有用 邓布利榕 2025-02-28 16:39:24 北京
在书市花10元子买的旧书
0 有用 Creative 2012-09-19 12:22:27
“这是主的功劳,在我们眼里是了不起的工作。”摘自“传教士在做什么”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