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失去社会公正意味着什么
二、公正有别于正义
三、公正不等于公平
四、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
五、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
六、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
七、程序公正同样十分重要
八、不宜忽视代际公正问题
九、是什么观念在妨碍着我们重视社会公正问题
十、防止对社会公正的误读
十一、社会公正的两个基本边界
十二、宜区分两个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
十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之误
十四、不能低估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
十五、应当区分两种类型的贫富差距
十六、对社会公正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收入差距层面
十七、应高度重视社会不公现象的新趋向
十八、说歧视
十九、有关农民的三种提法需要正名
二十、自由、平等、公正各自的价值及相互关系
二十一、平等的重要特征
二十二、三种畸形化的平等
二十三、畸轻畸重的自由和平等
二十四、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趋向
二十五、精英群体之间的利益结盟
二十六、公权的扩张
二十七、与民争利究竟表现在哪
二十八、为何要形成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二十九、如何有效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三十、私有财产社会基本功能的变化
三十一、保护私有财产对大多数人的意义
三十二、宜慎重把握开征房产税的时机问题
三十三、防止改革与发展的背离
三十四、藏富于民究竟有哪些重大意义
三十五、深化改革的两个有效突破口
三十六、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问题
三十七、民生的界定及具体内容
三十八、民生内容的基本框架是“3+2”
三十九、改善民生必须遵循的几个重要规律
四十、不宜忽略改善民生的几个必要界限
四十一、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
四十二、改善民生的时机不能延误
四十三、就业的社会意义
四十四、教育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
四十五、令人揪心的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况
四十六、三个经济因素会直接加重社会矛盾冲突
四十七、注重社会政策力度和精准度的统一
四十八、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
四十九、“顺应民意”与“顺应时代潮流”两者缺一不可
五十、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缺一不可
五十一、社会公正是全体人民意愿的公约数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