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耳光响亮》创作于1996年,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的经典长篇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七八十年代的城镇生活为背景,以牛翠柏的视角讲述了“父亲死亡”后,一家人的命运遭际。小说写出了60年生人在“精神父亲”消失后的迷茫、惘然与成长,真实再现了60年代生人的精神启蒙过程。该小说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被改编为电视剧《响亮》及电影《姐姐词典》,其中蒋勤勤因扮演牛红梅一角而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作者简介 · · · · · ·
东西,本名田代琳,1966年生。有四部长篇:《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回响》。其中,长篇小说《回响》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获第十五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他的小说已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但是,对于我来说,写作绝对有一种不变的标准,那就是“身上响了一下”。这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当他看到他的计算和未经解释的天文观测一致时,他就感到身上有什么东西响了一下。借用到写作上,“响了一下'可能是发现,也可能是感动,甚至是愤怒。没有人敢怀疑写作是脑力劳动,"思考"曾经是写作的最高追求,不少作家都有以小说达到哲学高度的企图。但是,格言不利于情感表达,说理不等于小说。有觉悟的写作者于是呼唤心灵,主张用心灵写作,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批评过分的智力游戏,抛弃对脑子的过度依赖。这样的写作要求似乎已无可挑剔,然而纳博科夫却不满足,他说他的作品主是为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读者——那些不是仅靠心也不是靠脑,而是靠心灵和大脑和敏感的脊背一同阅读的艺术家而准备的,这样的读者能从脊背的震颤中感受到作者想传达给他的微妙的情思。纳博科夫”脊背的震颤“就是爱因斯坦的”响了一下“,他们都强调身体的反应。由此可见,写作不仅是脑力劳动,还是心的事业,更是身的体验。所以,米沃什说:”诗人面对天天都显得崭新、神奇、错综复杂、难以穷尽的世界,并力图用词语尽可能地将它圈住。这一经由五官核实的基本接触,比任何精神建构都更为重要。“ 这才是真正的”身体写作“,它不是”脱“也不是”下半身“,而是强调身体的体验和反应,每一个词语都经由五官核实,每一个细节都有切肤之感,所谓”热泪盈眶、心头一暖“都在这个范围。如果写作者的身体不先响了一下,那读者的脊背就绝对不会震颤。所以,每一次写作之前,我都得找到让自己身体响起来的人物或者故事,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和现。不管写作的标准有千条万条,我相信只有现秘密、温暖人心、触动神经的文学,才会在低门槛前高高地跃起,才有可能拉住转身而去的读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喜欢读"耳光响亮"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篡改的命 6.6
耳光响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用力扇时代一个耳光吧!
早就知道这么一本书,也早就知道这部当年曾掀起点小波澜的电视剧,不过那个时候我没有关注过,所以如今的我再看这本再版的《耳光响亮》犹如看一本新出版的书一样新鲜。这是一部极具时代烙印的小说,出生在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那“苦逼”的黑白灰年代是如...
(展开)

耳光响亮,打的是谁的脸
这本书东西老师也是蓄势待发了,讲不尽的六七十年代,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痛苦往往只在一瞬间。 本书从父亲的突然死亡影射上一代人的嬉笑怒骂。一家人由母亲和两儿一女,这四个主要人物恰恰可以代表当时社会的动态,按照书中主路线父亲消失后,一家之主由男换女,生活中工作中...
(展开)

耳光是听得到,还是看得到
书名翻译成 Voices in the light, 如果in the light指的是在光亮中的话,那么光线中的声音,应当是一种比喻了,两种媒介中的两种介质,声音很响亮,光线很明亮,交织在一起,声音不一定响亮,光线也不一定明亮。反正是不同的事物放在了作者东西构筑的一个平台上,至于如何去...
(展开)

每个人以肉眼可见轨道偏离地心,每个人都铁骨铮铮的撞向自己的南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玩呗,当你把人物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时候,你就会很快乐...“ 我首先感觉特别特别精彩,非常想问问自己在2006年为什么没看到这本书,当时在做什么。 各种离奇故事都被见证人牛翠柏直接参与客观见证,视角没随意表露喜恶,不做是非的评判让读者通体舒畅。金大印被何碧... (展开)
这一记耳光扇到谁的脸上
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人,在此不一一分析,只简单说说牛红梅。 之前看了电影版,远没有小说惨烈,在小说里,牛红梅最后是嫁给了金大印,因为发了财的金大印想要个儿子。而牛红梅正好,红梅的母亲碧雪也表示同意,甚至愿意为他们照顾孩子。 牛红梅是一个缺爱的女人,但她又没能力...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5)7.5分 519人读过
-
华文出版社 (2003)7.5分 97人读过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6.6分 90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2018)7.7分 3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全聚合Z电子图书馆 (海阔天空)
- 长篇首作 (池鱼思故渊)
- 书单|我的阅读2013 (徐小蟹)
- 中国现当代文学 (也行)
- 《花城》刊载长篇作品 (蓝河的风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耳光响亮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关小白 2024-07-01 21:04:09 山东
黑色幽默吗?我也不知道,比起活着,许三观,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0 有用 采葑采菲 2024-01-13 00:32:15 四川
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相比今天各种短平快离奇新闻消息也许早就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小说总能让人看到一个时代和社会个体的可怜又可恨,满目疮痍的个体命运多短暂又多渺小,无论多荒诞的生活他们都接受了收下了,不论是失去还是得到,一切只是为了存活下去,命运和时代的耳光打在脸上,有人获得了快感有人获得了痛感,虽然这耳光如此荒诞。(电视剧改编拍的更有希望一点)
0 有用 淼淼金 2023-10-05 23:25:16 安徽
天呐,这也就开头几句话有意思,前摇太长,我都快速浏览的,实在看不下去,第六章以及结尾才有空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里面对女性的描写真的让人难以忍受。 差点看一半就弃了,忍着恶心看完的。
1 有用 ffffnny 2023-12-18 20:29:39 上海
自己打到自己脸上的耳光最响亮。
0 有用 outsidereal 2024-02-26 23:14:20 广东
让我想到贾平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