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时代审美与我们的戏剧(新世纪以来话剧文化观察)》是作者徐健近10年来撰写的关于新世纪以来话剧发展现状及问题的论文、评论合集,全书分为“变局中的创造与坚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浮出城市的地表”三个部分。“变局中的创造与坚守”聚焦新世纪话剧发展的热点问题、重要现象、年度述评,重在宏观的把握和观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对近年来国内西方戏剧引进潮现象的探讨与反思,既有全面的史论梳理,又有典型化。
徐健,1980年生于山东。文学博士,青年戏剧研究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现供职于文艺报社艺术评论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理事。入选首批“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2009年曾赴慕尼黑大学戏剧系、维也纳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访学。近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电视》、《艺术评论》等报刊发表戏剧、影视类评论、论文八十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荣获2014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田汉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一等奖。
感谢徐健老师赠书
过去戏评的总结。
话剧和电影一样走向了创作困境,未来文艺圈就看这青年时代的编剧了。老编剧写不出新意,青年编剧面临经济诱惑,等到新一代编剧酒足饭饱之后,会不会掀起新思潮……拭目以待。
> 3人在读
> 7人读过
> 20人想读
订阅关于时代、审美与我们的戏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ellizheng 2019-03-20 18:19:22
感谢徐健老师赠书
0 有用 马二 2020-12-01 09:09:36
过去戏评的总结。
0 有用 白话 2019-08-16 18:18:55
话剧和电影一样走向了创作困境,未来文艺圈就看这青年时代的编剧了。老编剧写不出新意,青年编剧面临经济诱惑,等到新一代编剧酒足饭饱之后,会不会掀起新思潮……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