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开篇认识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开始
一、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中不只取“阶级斗争”四个字
二、毛泽东最早读《共产党宣言》的时间
三、在民族独立解放的历程中,毛泽东如何研读《共产党宣言》
四、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如何研读《共产党宣言》
五、《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的影响
精髓从反对本本主义看毛泽东“靠什么吃饭”
一、揭秘:毛泽东自解《反对本本主义》有两个版本
二、探路:20世纪30年代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写出的经典
三、整风: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时期以此融贯整风
四、反思:20世纪60年代反思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重新解读
创新“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毛泽东提出思想路线的本意
一、“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中共百年探索取得成功的密钥
三、“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要求
调查从几个早期调查报告看毛泽东怎样搞调查研究
一、毛泽东早期做了大量的调查,写下了许多调查报告
二、毛泽东早期调查的几种方式和特点
三、毛泽东通过早期调查研究引发的一些理论思考
四、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缔造毛泽东为人民军队确定了根本原则
一、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最本质属性
二、“党指挥枪”与“枪指挥党”经历了实践的较量
三、“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
四、毛泽东提出的军事原则、军事名言是一个独特的话语体系
打仗“毛泽东兵法”有自己的独特意境
一、毛泽东“兵法”的出发点
二、毛泽东“兵法”的独特意境——十大军事原则
三、毛泽东“兵法”的动态表达
示范毛泽东为什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应该起示范作用”
一、为什么要突出讲“先锋”“模范”“示范”作用
二、为领导干部确立的一些“表率”标准
三、表率和示范作用,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传统毛泽东等人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变成政治优势
一、要“养成”一种“万分必要”的“工作作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
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
四、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形象地比喻:“每天都要洗脸”
风气“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不只是校训
一、“不到延安,不懂中国”
二、“谁破坏了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
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何能成为优良作风
文风从毛泽东提倡和反对的文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有了好的文风,才谈得上“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风的主要特征
三、怎样纠正不良文风、引领优良文风
矛盾从“主要矛盾”命题看毛泽东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一、“矛盾”和“主要矛盾”概念的引入
二、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对“主要矛盾”概念的使用和规定
三、抗战胜利后至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主要矛盾”的几个判断
四、八大以后毛泽东对主要矛盾问题的其他概括及反思
命题从有关矛盾的一些命题看毛泽东哲学的整体观
一、在有关自然领域方面,主要看七个命题
二、在有关社会领域方面,主要看六个命题
三、在有关人的认识领域,主要看四个命题
论文毛泽东为何在新中国前夕专门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为什么在新中国前夕要写一篇结论性“论文”
二、毛泽东总结中共28年历史思考了哪些重大问题
三、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回应1949年毛泽东回答有关新中国的几个问题
一、回答经济悲观论调:“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二、讲清政治制度构架:“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三、回应外国势力干涉:搞清楚反动派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四、回应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人民万岁”
五、表明共产党人的胸怀和格局:“要搞五湖四海”,“打破关门主义”
经验“枫桥经验”的历史来源和现实启示
一、毛泽东为什么会关注“枫桥经验”
二、“枫桥经验”是毛泽东推广的系列基层工作经验之一
三、习近平高度关注“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内涵
本意从毛泽东等人的阐述看“以人为本”基本内涵
一、毛泽东等人所阐述和升华的“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与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民本主义”的区别
三、认识和运用“以人为本”必须搞清的几个问题
人民从毛泽东给共产党人规定的初心使命及其人民观说起
一、从坚定性上看为信仰终身追求、为人民初心不改
二、从人民性上看“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三、从统一性上看“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
四、从主体性上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
深思毛泽东晚年反复思考战争与和平问题
一、毛泽东为什么要反复思考这一问题
二、晚年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表达的主要观点
三、怎么看待毛泽东的这些思考
· · · · · · (
收起)
6 有用 ⚡️ 2022-03-11 16:02:29
关键词的意思是罗列吗?就不需要行文的逻辑和主线了吗?当然,如果是样板文章,可以另当别论。读完最深的感受,要读懂毛泽东,就去“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
0 有用 被误导了吗 2022-10-31 11:45:16 青海
打开一页,如有三段,123、321、132地读,不影响理解。我觉得学者写书,可以调暗概念的光,这样一来,写书就变得简单多了。尽可能汲取营养,读书嘛。
0 有用 造梦先生 2024-01-16 22:41:13 贵州
主题教育拓展读物
0 有用 了妄唯真 2022-05-13 10:10:32
作者是体制内研究毛主席几十年的人,有些类似于陈晋。 单看这本书,主要停留在表面文字层面,有些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考证,深度与原创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