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是介绍古代文化的著作中比较好读的一本。这不仅体现在书中列举大量古代诗文对所论加以印证时为这些诗文略加了注释,更重要的是老师对所论了然于胸,故能一言中的。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和交通作了介绍,通过讲解古人的衣食住行,重构历史的氛围和图景。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创作者
· · · · · ·
-
许嘉璐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许嘉璐,1937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目录 · · · · · ·
写在前面
第一编 服装和佩饰
(一)头衣
1. 冠
2. 冠的形制和部件
3. 冕、弁
4. 胄
5. 头衣的质料
6. 平民百姓的头衣
7. 妇女的头饰
(二)体衣
1. 衣与裳
2. 寒衣
3. 上衣的形制和部件
4. 胫衣
5. 制衣的质料
(三)足衣
1. 鞋
2. 袜
附:寝衣
(四)佩
1. 玉
2. 其他
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
(一)主食
(二)肉食
(三)烹调
(四)酒
(五)食器和饮食习惯
第三编 宫室和起居
(一)宫室
1. 穴居与版筑
2. 城市布局
3. 庭院
4. 堂室
5. 其他建筑
6. 室内
(二)陈设和起居
1. 室内陈设
2. 起居习惯
(三)观阙园林第四编 车马与交通
(一)车与马
(二)车的部件和马饰
1. 车的部件
2. 车的附件
3. 马饰(
三)乘车的礼俗
1. 立乘与驭马
2. 乘车位次
3. 超乘
(四)车的种类
1. 牛车、羊车
2. 栈车、辎车、安车、温车、传车、辇
(五)兵车
(六)步行
(七)道路
· · · · · · (收起)
第一编 服装和佩饰
(一)头衣
1. 冠
2. 冠的形制和部件
3. 冕、弁
4. 胄
5. 头衣的质料
6. 平民百姓的头衣
7. 妇女的头饰
(二)体衣
1. 衣与裳
2. 寒衣
3. 上衣的形制和部件
4. 胫衣
5. 制衣的质料
(三)足衣
1. 鞋
2. 袜
附:寝衣
(四)佩
1. 玉
2. 其他
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
(一)主食
(二)肉食
(三)烹调
(四)酒
(五)食器和饮食习惯
第三编 宫室和起居
(一)宫室
1. 穴居与版筑
2. 城市布局
3. 庭院
4. 堂室
5. 其他建筑
6. 室内
(二)陈设和起居
1. 室内陈设
2. 起居习惯
(三)观阙园林第四编 车马与交通
(一)车与马
(二)车的部件和马饰
1. 车的部件
2. 车的附件
3. 马饰(
三)乘车的礼俗
1. 立乘与驭马
2. 乘车位次
3. 超乘
(四)车的种类
1. 牛车、羊车
2. 栈车、辎车、安车、温车、传车、辇
(五)兵车
(六)步行
(七)道路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8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词曲概论》《红楼梦研究》《门外文谈》《中国戏剧简史》《从紫禁城到故宫》
等
。
喜欢读"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第一编 服饰与配饰 思维导图
大学时候古代文学老师一再推荐的一本书。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 许先生的考证之详细、论述之严谨, 让我辈汗颜。现在在做老师,看完这本书发现了很多平时忽略的东西。 看了许多大家的评论,发...
(展开)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北京出版社 (2002)8.2分 651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8.2分 284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3)7.5分 139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3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不愿匆匆 2024-06-16 22:38:23 江西
确实应了那句,无聊的知识有增多了! 从行文来看,许老师对于古代文化是颇有造诣的,基本每个东西都能信手拈来找到古文献印证 但,我觉得毛病也不少,虽然自己在学术大家面前啥都不是,但真的有待改进 第一,配插图,如第三章的庭院构造以及第四章的车辆部件放一张图真的会可读性强很多。 第二,基本古文材料都是先秦至隋唐的准确来说是到两汉,我们古代是很漫长的,只取这些年代史料总感觉少了。 第三,这真是本,学术著作,... 确实应了那句,无聊的知识有增多了! 从行文来看,许老师对于古代文化是颇有造诣的,基本每个东西都能信手拈来找到古文献印证 但,我觉得毛病也不少,虽然自己在学术大家面前啥都不是,但真的有待改进 第一,配插图,如第三章的庭院构造以及第四章的车辆部件放一张图真的会可读性强很多。 第二,基本古文材料都是先秦至隋唐的准确来说是到两汉,我们古代是很漫长的,只取这些年代史料总感觉少了。 第三,这真是本,学术著作,如果给高中以及猎奇的人很容易被劝退,可读性不是特别强,缺少逻辑分析,基本也是平淡描述,而且很多古文也没解释,如果能增添一点故事,和一些年代总结会好很多。 (展开)
0 有用 石衣戈 2022-11-19 23:48:45 广东
没图啊,阅读需自行查询参考。
8 有用 Uncle 0 2018-04-16 23:14:24
礼仪之邦5000年不是盖的胡扯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要将失散的断层的缝缝补补起来......
6 有用 临素光 2019-02-15 17:31:54
【2019第11本】确实是同类书中非常好的入门本,关于古人的衣食住行,知识点丰富,光是衣就讲了热了穿什么、冷了穿什么,贵人穿什么、穷人穿什么,头上戴什么、脚下穿什么,里面穿什么、外面穿什么。不掉书袋,对非专业者特别友好。这个版本有括号里的简注,不过问题还是在于没有图,最好稍微看过一些图样,有基本的直观印象,否则只看那些名词还是容易抓瞎。
0 有用 一棵高树 2023-01-09 15:24:43 湖北
在图书馆看了讲肉的部分,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