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历史时期比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八年更耐人寻味、值得反思!
看晚清高层如何误判世界局势,造成政权崩溃!
史学新锐 徐飞 重磅新作!
温伯陵、张明扬联合推荐!
————————————
本书将梳理和剖析晚清自救运动中诸多重要人物对于现代化的种种误解,以及这种种误解最终推动大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本书也将追根溯源,探究种种误解的由来。
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封闭落后的中国从此劫难不断。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大清帝国垂死挣扎,试图自救,在中央,有李鸿章、奕䜣这样开明的洋务领袖,在地方,有张之洞、刘坤一这样务实的革新力量,在民间,有康有为、谭嗣同这样热血救国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们的种种努力,最终没能挽救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
这到底是为什么?
大清帝国的自救过程,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努力。而清政府的最终覆灭,其实与当时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有误有关,清政府在危急关头缺少参照的坐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康有为对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误解,他的改革方案不伦不类。即使没有慈禧发动政变,维新变法也没有前途。
————————————
近代历史的资料浩如烟海,犹如无数珍珠散落在故纸堆里,要理清楚其中的时代变迁,需要一条线索把珍珠串联起来,《帝国的崩溃: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在徐飞的笔下,你能感受到大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犹如置身其中,和那个时代的人一起走过百年岁月。虽然现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是非成败,其实并不是转头空。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作者 温伯陵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阅读快感,而且不是靠说过头话赢得的廉价快感,而是基于历史细节本身的快感。徐飞兄在写作这本书时,在参考资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为通俗写史作品树立了一个上佳的靠谱(学术规范)范本。
——《弃长安》作者 张明扬
0 有用 艾迪蓝波 2023-07-22 11:08:20 江苏
本书主要讲述了大清帝国咽气的整个历史脉络,值得肯定的是,书中引用了很多名家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剖析,这是有启发意义的;其次,晚晴的政坛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其中的利益斗争非常多,这本书在其中也有很多记录,这是值得去探讨的,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庙堂江湖更是江湖中的江湖,是值得去思考与学习的。另外,这些年对晚晴史研究的书籍并不算太多,有这么一本能在专著与普及中间找到平衡点的读本,是值得鼓励的。... 本书主要讲述了大清帝国咽气的整个历史脉络,值得肯定的是,书中引用了很多名家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剖析,这是有启发意义的;其次,晚晴的政坛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其中的利益斗争非常多,这本书在其中也有很多记录,这是值得去探讨的,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庙堂江湖更是江湖中的江湖,是值得去思考与学习的。另外,这些年对晚晴史研究的书籍并不算太多,有这么一本能在专著与普及中间找到平衡点的读本,是值得鼓励的。当然,这本书也并非全是优点,不然我也不至于扣掉一颗星。本书在研究史料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个人观点及导向性非常重,特别是对当时“清末新政”那一段,认为曾国藩、李鸿章不惜骨肉相残覆灭太平天国,以及汉人官员苦心搞洋务运动,都只是为了保大清,这个表达就过于谄媚,有失水准。整体来说,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写得好。 (展开)
2 有用 扮老虎的猪 2022-07-29 04:28:30
通篇都在书面语和口语之间摇摆
0 有用 薛定谔的猫 2022-09-09 10:32:29 美国
论述晚晴从甲午到辛亥之间的历史,非常中规中矩的历史通俗读物。
0 有用 鹿泽柏 2023-11-29 14:50:29 贵州
质量一般,口水话太多,只适合作为了解晚清历史的科普读物,就专业历史学研究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参考意义。 但如同作者最后所说,晚清到悲剧不是一句“清政府腐败无能”就能概括的,中国两千年秦制遗毒至今残存,何况一个两百多年的异族帝国呢?
0 有用 一一 2023-06-03 17:04:09 河北
作为一部大众历史读物,该书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目标:语言流畅、通俗,内容全面,还有自己的观点,并且一些看法明显不落俗套,对于了解这段历史还是挺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