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脱稿于民国十五年冬,其时虽曾于报纸杂志中不时见“党化教育”之名,但其内容如何,因编者住居地(南京)尚未入国民,政府势力范围,受邮件检查之限制,极不易搜集具体材料以证实之。“党化教育”系由孙中山“以党建国”而来,为中国新教育史上之特殊事实,其影响于教育之各方面者甚大。虽此四字之含义尚未有法制上之严格规定,但从已有之法规政纲及行政人员之言论上,亦可窥见其趋向之一般。兹于整理清样之便,特将十六年八月以前之关于党化教育重要材料补录于第四册之末,额日《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补编》,略示党化教育之源渊与趋向。其详当俟《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续编也。
在二十年代的条件下收集整理资料是何等的困难,必须五星。
读教育学的人,这本书一定要买。一定要看看,梁启超,荣闳,孙家鼐,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袁世凯等等人物,亲手写出来的文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编辑比较废,错字数不胜数
补标,硕论翻了点。
对照目录,了解了一下本书编纂的主要内容。从所录篇目来看,作者似乎以戊戌维新为中国近代兴学之始。特别关注了晚清教育宗旨、义务教育、改革科举等节。所录篇目多是晚清学制变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如清廷大员的奏疏、当时中国重要教育组织的章程、政府批示中之重要者等。虽不足以明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在社会上揭橥之情形,但可以作为基础性的资料来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9人在读
> 14人读过
> 100人想读
订阅关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深蓝1984 2019-09-04 23:54:12
在二十年代的条件下收集整理资料是何等的困难,必须五星。
3 有用 玄小晶 2018-08-28 18:29:03
读教育学的人,这本书一定要买。一定要看看,梁启超,荣闳,孙家鼐,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袁世凯等等人物,亲手写出来的文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0 有用 许季山 2020-08-20 14:21:13
编辑比较废,错字数不胜数
0 有用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19-12-14 00:02:47
补标,硕论翻了点。
0 有用 有椒 2021-10-15 21:28:19
对照目录,了解了一下本书编纂的主要内容。从所录篇目来看,作者似乎以戊戌维新为中国近代兴学之始。特别关注了晚清教育宗旨、义务教育、改革科举等节。所录篇目多是晚清学制变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如清廷大员的奏疏、当时中国重要教育组织的章程、政府批示中之重要者等。虽不足以明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在社会上揭橥之情形,但可以作为基础性的资料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