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导论:一个计划的故事
第二章认真对待事实
第三章证据法学的理性主义传统
一、英美证据研究:一个历史性纵览
二、理性主义传统
三、理性主义传统:一个后记
第四章对一些怀疑主义者的一些怀疑主义
一、引言
二、阐释
三、怀疑主义的一些策略
第五章法律程序中的辨认与错误辨认:重新界定问题
一、法律与法律程序的两种视角
二、错误辨认的两种模式
三、重新界定错误辨认问题
第六章什么是证据法
一、引言
二、背景
三、“证据法”的塞耶式观点
四、古老也(Gruyere)奶酪与柴郡猫:夸大重要性之主张
五、结论
第七章反思证据
引言
一、有关诉讼中信息(IL)的理论化
二、盘点
三、“新证据学”以及对一个规划理论的需求
四、建构一个规划理论:一个组织性概念的选择
五、一些启示与应用
六、宏大视角与具体研究:劳动分工的难题
七、跨学科的警示
八、现实主义再访
第八章法律推理与论证
一、裁判中的推理
二、裁判中推理的一个理性主义模式
三、法律与事实
四、论证
五、结论
第九章叙事与论证
第十章律师的故事
一、引言
二、法律问题的论证:陈述事实
三、争议性事实问题:证据论证中的整体主义和原子主义
四、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案件:法律、事实、价值与结果
五、法理学和叙事学
第十一章事实问题论证中的叙事和概括
一、概括:必要但却危险
二、叙事:必要但却危险
三、叙事和概括之间的关系
四、X=X=X
第十二章重构有关伊迪丝·汤普森的事实:莎士比亚研究者与法学家
导言:两个故事
第一节对一个著名案件的剖析
第二节伊迪丝·汤普森:新证据和新视角
第三节传记作家对国王诉拜沃特斯和汤普森案的威格摩尔分析的回应
第十三章寓言“浪子回头”的判决理由
一、作为文本的案件和寓言
二、案件的判决理由和寓言的“要点”
三、解释、立场、具体个案的力量与怀疑的条件
四、寓言的判决理由
五、教训
附录《圣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詹姆士国王版)
第十四章再次认真对待事实
引言
一、证据主题理应在法学学科中占据一个更为核心的位置
二、在第一学位层次上讲授证据:一个建议性框架
三、作为一个日益形成的跨学科领域的证据:一些意蕴
第十五章证据作为跨学科的主题
一、关于“证据”的不同概念
二、推论性推理的一个“实体无涉”进路
三、推理、文化、常识和叙述
四、法律的局限性
五、一个整合性的“证据科学”?
Bibliography
索引
译后记
· · · · · · (
收起)
2 有用 随风飘荡 2019-01-06 01:01:29
没细读,印象深刻的几点1、本书作者是因为所在法学院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以更宏大的视角选择某一学科进行反思”才进入证据法领域,我们的法学院整天都在搞什么?2、英美证据法学著作都是从认识论角度展开——这是理所当然的,涉及了什么论我们就陷入特色无法自拔。3、跨学科视角的研究搞得起来吗,连法学研究生还要分方向上课,真的没必要这么早给学生限定研究方向吧?
1 有用 Bae🌙💪 2020-04-24 19:01:26
翻译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最大障碍……
1 有用 速疯子 2019-07-17 02:10:52
作者是从法理学领域转移到证据法的研究领域的。因此这本书很明显地带有多学科融合和对体系性的极端重视的色彩,就如同作者本人对理论“融贯性”的追求一样。 但是不得不说翻译质量不高……
1 有用 瓜皮瘦瘦 2020-06-03 11:24:02
翻译属实太主观性,没有使用通俗的译法。很多的概念是译者自己创设的。本来原著也许就比较随意,翻译过来逻辑性更弱。从一大堆无效的东西中抽取高质量的观点,真的太难了
0 有用 茄子牛肉包儿 2020-09-02 15:03:10
本身阅读量不足的障碍,在读塞耶、边沁等学者的综述部分有些吃力,但,当译者经常将三四行长度的英文,用不带一个标点的中文直译下来时,这本书我只能跳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