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意] 维拉·扎马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大分流到三次工业革命
原作名: Perché L'europa Ha Cambiato Il Mondo. Una storia economica
译者: 任疆
出版年: 2023-7
页数: 30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33875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大分流到三次工业革命
原作名: Perché L'europa Ha Cambiato Il Mondo. Una storia economica
译者: 任疆
出版年: 2023-7
页数: 30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33875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多学科的视野 (🦉的瓦涅密)
- 项目书单|工业革命研究 (五花王)
- 西欧、中世纪与西方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历史学与全球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eco-hist (new)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欧洲经济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ZW 2023-09-02 10:40:12 广东
难顶。开头译者序和作者序的内容就令人忍俊不禁:作者序充满欧盟学者莫名的制度文化自信,译者序就一直在叫她起床。这开头耐人寻味,打开第一章果然一眼丁真是诺斯门徒:创新源于市场上贵族资产负债表的竞争。间或混杂了蒂利的创新源于战场上国家间竞争的观点。两者主次不分,混在一起主打一个欧式制度优越性,也不管封建化后摩尔命题对政治变革的约束性。我不反对escape from Rome [Scheidel W. ]... 难顶。开头译者序和作者序的内容就令人忍俊不禁:作者序充满欧盟学者莫名的制度文化自信,译者序就一直在叫她起床。这开头耐人寻味,打开第一章果然一眼丁真是诺斯门徒:创新源于市场上贵族资产负债表的竞争。间或混杂了蒂利的创新源于战场上国家间竞争的观点。两者主次不分,混在一起主打一个欧式制度优越性,也不管封建化后摩尔命题对政治变革的约束性。我不反对escape from Rome [Scheidel W. ]有好处,但不能要好处后无视之后高昂共同安全建构成本的代价,就如作者评价他者所言,这是一个路径依赖问题,要不然也不会工业化后开启世界大战了,还是两次。选择r策略就要承担r策略的因果,选择K策略就承担K策略的因果,如是而已[但拉长进化史来看,其实背后高级进化的空间只向后者开放] (展开)
1 有用 GrootJiang 2023-11-06 20:53:27 北京
乏善可陈的一本书。封底各位的推荐里又是说“工业革命”(创新)的,又是说特色的,高度怀疑就是在借题发挥。这本书既没有提供什么新鲜的观点,也没有提供什么精彩的史料分析,拿一些常识拼凑出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傲慢的简陋模型,实在难堪“经济史”的大名。这大概也是写不出什么特色的原因吧。作者既没有推导出什么,也没论证出什么,这种丰富而贫瘠的思想着实令人惋惜。
0 有用 徐谌辉 2024-11-01 15:48:12 北京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欧洲经济史,主要围绕着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和两次重大国际危机展开的。 其实三次工业革命对于经济的影响不仅是欧洲,甚至可以说不仅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完全改变了人的思维,乃至于到现在,全球的经济化思维还是欧洲建立的。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加个简明两字,算是科普类吧,如果对三次工业革命发展不太了解的,可以读一读。
1 有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8-14 17:01:35 北京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在生产率极大提高的同时,带来地区乃至全球权力的颠覆性变化,但相对于政治史,改朝换代具有明确的分界,经济史所呈现的变革往往是在长期中完成的,其脉络隐蔽得多。 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怎样的环境和文化能够孕育创新与发展?《欧洲经济史》围绕三次工业革命,按时间顺序,从国家与地区角度,将欧洲经济与同时期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发展相比较,讲述了自1700年起欧洲经济、政治、...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在生产率极大提高的同时,带来地区乃至全球权力的颠覆性变化,但相对于政治史,改朝换代具有明确的分界,经济史所呈现的变革往往是在长期中完成的,其脉络隐蔽得多。 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怎样的环境和文化能够孕育创新与发展?《欧洲经济史》围绕三次工业革命,按时间顺序,从国家与地区角度,将欧洲经济与同时期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发展相比较,讲述了自1700年起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解开发展之谜! (展开)
1 有用 瓦西里耶夫 2025-04-22 10:33:32 甘肃
看了白银资本和这本书一部分,出现一个疑问,中国从中原到西方、北方、南方的探索为什么不可以被称之为大发现,而欧洲的可以。美洲拥有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似乎并没有人认为美洲的丰富资源决定了欧洲的发展,毕竟中国不管向哪发展遇到的都是贫瘠的地区。 写的确实不错,后记部分也算是一个小升华了,从《好吃的经济学》到这个,经济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生活,也算是印入我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