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铁道游击队》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矿区有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由于不堪日寇的屠杀和蹂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地组织和武装起来。他们杀鬼子,夺取敌人的武器,发展成一支短小精悍的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临枣线上展开武装活动。以后他们又西去临城附近,以微山湖为依据,坚持津浦干线的对敌斗争。在斗争中,他们发挥了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几年来他们在铁路线上破铁路、撞火车、夺物资,在火车上打歼灭战,创造出许多惊人的英雄事迹。敌人也曾疯狂地对他们反复进行“清剿”、“扫荡”,组织无数特务队对付他们,但都被他们一一粉碎。铁道游击队迎接了最残酷的考验,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最后迫使近千的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日本鬼子投降后,蒋敌伪合流,进攻解放区,他们又顽强地进行阻击战。小说到此结束。他们转入主力部队,以大规模的运动战来歼灭蒋军,解放全...
《铁道游击队》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矿区有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由于不堪日寇的屠杀和蹂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地组织和武装起来。他们杀鬼子,夺取敌人的武器,发展成一支短小精悍的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临枣线上展开武装活动。以后他们又西去临城附近,以微山湖为依据,坚持津浦干线的对敌斗争。在斗争中,他们发挥了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几年来他们在铁路线上破铁路、撞火车、夺物资,在火车上打歼灭战,创造出许多惊人的英雄事迹。敌人也曾疯狂地对他们反复进行“清剿”、“扫荡”,组织无数特务队对付他们,但都被他们一一粉碎。铁道游击队迎接了最残酷的考验,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最后迫使近千的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日本鬼子投降后,蒋敌伪合流,进攻解放区,他们又顽强地进行阻击战。小说到此结束。他们转入主力部队,以大规模的运动战来歼灭蒋军,解放全中国,是以后的事了。
铁道游击队的创作者
· · · · · ·
-
刘知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刘知侠,笔名知侠,原名刘兆麟,1918年出生,河南省卫辉市人。1938年3月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同年12月于抗大一分校东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大一分校文工队长、支部书记,山东省文协《山东文化》副主编、文化工作团团长,第一任济南文协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华东作协副秘书长,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山东省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1985年定居青岛,任青岛文联名誉主席。
自1938年发表作品以来,著述400余万字,著有《知侠文集》五卷(由其夫人刘真骅编辑整理)。1954年1月出版的《铁道游击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译成英、法、俄、日、朝等多国文字,曾两次搬上电影银幕,两次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和舞剧还有《飞虎队》、《红嫂》、《侦察兵》、《铺革》等。
...
刘知侠,笔名知侠,原名刘兆麟,1918年出生,河南省卫辉市人。1938年3月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同年12月于抗大一分校东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大一分校文工队长、支部书记,山东省文协《山东文化》副主编、文化工作团团长,第一任济南文协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华东作协副秘书长,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山东省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1985年定居青岛,任青岛文联名誉主席。
自1938年发表作品以来,著述400余万字,著有《知侠文集》五卷(由其夫人刘真骅编辑整理)。1954年1月出版的《铁道游击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译成英、法、俄、日、朝等多国文字,曾两次搬上电影银幕,两次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和舞剧还有《飞虎队》、《红嫂》、《侦察兵》、《铺革》等。
作者照片系1952-1953年在济南英雄山创作《铁道游击队》的刘知侠同志。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铁道游击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铁道游击队》背后的真相,是我们对历史的误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铁道游击队》背后的真相,是我们对历史的误读 《铁道游击队》大概是一部活跃于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的影片,影片原著出版于1954年,出版之后一直大火至今,期间不断再版重印,并被搬上荧幕舞台。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了,小说讲述的是以刘洪、王强以及李正为骨干... (展开)
《铁道游击队》:传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读红色经典的最佳入门书

铁道飞虎:革命与传奇,雅俗共赏

讲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平凡英雄的壮丽篇章——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读《铁道游击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54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此小说一经发表,立刻风靡全国,深受读者喜爱。时至今日,《铁道游击队》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红色经典”作品,在中国革命文学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家知侠十年磨一剑,在英模会上激发创作灵感,两入铁道游击队体验生活... (展开)
《铁道游击队》是如何写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铁道游击队》出版以后,曾接到不少读者来信,给了我许多鼓励,有的读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次再版,我综合了这些意见,做了一次文字上的修改。在这里谨向热情帮助我的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初版交稿匆促,未写后记,对于个人写作以及书中人物等问题,没做交代。因此,... (展开)
铁道上血与火的烽火岁月,飞虎队精神永流传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9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8.7分 75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7.1分 21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7.6分 19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7.6分 1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铁道游击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庚桑野 2009-03-08 20:37:45
Red Residue
0 有用 王奋斗 2022-03-05 16:19:59
赌博,是逃避生活压力的一种办法,无可奈何而又无可选择。 类似的,欺凌弱小也是。 相对的,畏惧权贵、容颜媚骨、溜须拍马、低头哈腰、谗谄面谀、屈膝逢迎,是更加直接的生存之道。
0 有用 kusucar 2011-01-26 16:54:32
红色经典啊,膜拜一下~这本书是基于真人真事写的,几乎每个人,每场战役都能在当时找出原型;行文很有分寸,用今天的话来说,不论是剧情还是遣词造句都无比和谐,堪称红色经典的典范,相比之下,今天的红色丛书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用词上都不可谓不露骨……总之每个时代的“红色丛书”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