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序章:为何我们能持续教出顶尖的孩子?——坚持做到习惯教育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进步
已开始因辍学生而设立的补习班
诱发出孩子的“I WANT”吧!
彻底教会孩子,养成好习惯
因梦想而忍耐,因忍耐而圆梦
改变不爱上学、蓝三孩子的习惯教育,对一般孩子更有效果
第一章 如何区分“孩子成绩良好的父母”和“孩子成绩不好的父母”
父母的习惯改变,孩子也会开始成长
不用功的孩子,父母会大声斥责“去给我学习”
成绩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能写出一堆孩子的优点
成绩不好的孩子,母亲通常是把“我家孩子不长进”挂在嘴边的类型
表现不好的孩子,父母习惯批评学校或老师
表现不好的孩子,父母会让他变成毫无感情的机器人
表现好的孩子,父母用手护的角度,表现不好的孩子,父母习惯监视
表现好的孩子,父母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很厉害”
表现不好的孩子,父母都把偏差值解释为运气好
成绩好的孩子,父母会可以提高偏差值数字
成绩好的孩子,父母会觉得“考试不会有奇迹发生”
表现不好的孩子,父母最喜欢扯孩子后腿
不会学习的孩子,父母经常说“虽然……”
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会认为“我的孩子是因为太粗心了”
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会把学习当成是惩罚
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会不断逼问“为什么你不会?”
成绩好的孩子,父母用表情传达;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用言语表达
成绩好的孩子,父母会倾听;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只会自顾自的表达
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常把“可是”挂在嘴边
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会斥责孩子“你别太得意忘形”
第二章 让孩子习惯即使是妈妈不在旁边,也能自觉学习
教孩子“提起劲来!”,不会有孩子真的提起劲
七个让孩子有冲劲的要素
孩子的干劲分数,是七个要素相乘的结果
孩子和父母的感受方式,有太大差异时,孩子不会进步
命名向夸奖孩子,孩子却觉得被骂了
“成就感秘诀1”首先,设立具体目标
“成就感秘诀2”用小范围的具体计划来详细确认
“成就感秘诀3”计算时间再长,也无法带来成就感
“成就感秘诀4”以缩短时间为目标
“成就感秘诀5”不专心的孩子,一天只要他花三分钟学习就好
“肯定(孩子很重要)秘诀1”持续对孩子说“加油!”
“肯定(孩子很重要)秘诀2”赋予他独一无二的特色
“肯定(孩子很重要)秘诀3”肯定孩子的努力是,要大大夸奖他
“责任感秘诀1”爸爸的一个承诺,就能让孩子改变
“责任感秘诀2”让孩子丢掉只会责怪大环境的不负责观念
“成长的可能性秘诀1”成绩进步之后,就用用功学习了
“成长的可能性秘诀2”夸奖孩子比之前进步,让他感觉自己在成长
“成长的可能性秘诀3”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学校或老师
“成长的可能性秘诀4”家长要对孩子说“你一直都有进步!”
“成长的可能性秘诀5”若有”自己也能做到”的错觉是,自己就会真的做到
“安心成长秘诀1”家长的笑脸会让孩子的成绩进步
“安心成长秘诀2”与孩子在语言和感情层面建立同理心
“安心成长秘诀3”父母改变对孩子的印象,孩子就会进步
“信赖关系秘诀1”增加交流的时间
“信赖关系秘诀2”和孩子建立信赖关系,就要遵守承诺
“信赖关系秘诀3”建立和孩子的信赖关系需要时间,家长要有心理准备
“报酬秘诀1”给与金钱以外的东西,作为回报
“报酬秘诀2”用钱计算的报酬,指挥让孩子变糟
第三章 教出全国第一的补习班老师,与你分享“习惯教育”
若没有好习惯,成绩就不会进步
教出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孩子
什么是“企业家精生”
习惯教育由三大支柱构成
“梦想 感动教育”养成做梦的习惯和感动的习惯
“梦想 感动教育”若孩子拥有梦想、希望、感动、自信、尊严,就会有很多改变
“梦想 感动教育”不会动心、表情漠然的孩子一直增加
“梦想 感动教育”珍惜孩子的“我想做……”
“梦想 感动教育”只要让孩子经历一次,人生就会改变
“梦想 感动教育”找到尊敬的人,才会立志
“态度教育”只要养成态度良好的习惯,孩子就会变活跃
“态度教育”养成良好的语言、姿势、动作习惯
“态度教育”改变思考习惯
“态度教育”不为自己心安,选择程度较低的人作比较;把比自己优秀的人当成假想敌
“态度教育”摆好鞋子,靠好椅子
“态度教育”回答要从清晰明白的“是”开始
“知识教育”知识果然很重要
会读书的孩子写的范例
第四章 以科目区分的学习方式
考到满分之前要养成的习惯
让孩子尝到百分之百学会的喜悦滋味
养成“三天连续复习同样内容”的习惯
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好
为了提高能力,养成“有时需要勉强”的习惯
用语文来决定考上与否!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
语文这一科,只要学好它,将来最有用
养成“汉字考试考满分是理所当然”的习惯
喜欢漫画的孩子,语文会进步
让孩子产生“我喜欢书”的感觉
让孩子读传记
语文分数要进步就靠这个
让孩子彻底练习计算能力
百格计算,会为升学准备带来变化
用扑克牌训练计算能力也行
第五章 为了考上中学该做的事
考试是打仗,首先要演练获得胜利的战略
选择补习班老师,以调性和沟通能力还挑选
若要让孩子参加中学考试,早一点让他去参观学校
妈妈为孩子把计划提前
考试前因为父母的态度,成绩急剧下降
不能对孩子说“考不上就不用读书了,再撑一下就好”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是否会惨败
就算第一志愿落榜,也不能对孩子说“我真的很希望你能考上某某学校”
最后想分享的事情
"
· · · · · · (
收起)
0 有用 牛奶盒子烂掉了 2011-07-09 17:00:58
好奇日本人是怎么看待的所以看了。发现有很多一直到现在仍然深有感触。如何应试,如何对待自己的梦想。看一看也无妨
0 有用 李XX中 2020-04-07 14:39:38
偶然在家里看到这本书,很新(我想我爸爸肯定没看过🤦🏻♂️) 里面讲到 梦想 鼓励 尊严 行动力 好习惯 对于一个孩子(成年人也一样)的驱动效力。作为从小在打压 嘲讽和忽视 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自己,对里面的反面教材 还是深有体会的!(所以我究竟是走了多大的好运气 还算有今天的奋斗挣扎后的小成就感hhhg)挺适合给刚上小学孩子的家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