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1章 发展中国家劳动法与劳工保护:法律与现实之间的紧张
1.1 工作世界的演变
1.2 就业模式与劳动法的不相称
1.3 劳动法的改革及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1.4 劳动法的执行问题:结构及新尺度
1.5 劳动法与性别的平等
1.6 小结
第2章 历史的挑战及□□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劳动法的效用及体面工作的渴求
2.1 引言
2.2 劳动法的无效性——作为社会及法律多元化的反应
2.3 未完全融入主流的贸易体系:发展中国家法律无效性的原因
2.4 市场利润VS法律保护
2.5 劳动法的无效性:体面工作匮乏的征兆
第3章 贸易自由化与劳动法
3.1 贸易自由化、劳动法及国家角色之间的紧张
3.2 发展中国家劳动法改革的领域
第4章 拉丁美洲地区劳动法:标准与现实的差距
4.1 引言
4.2 政治、经济背景及劳动法的演变
4.3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旧问题与新困境
4.4 工作中的性别平等——以墨西哥为个案
4.5 小结
第5章 南非劳动法与劳工权益保护:以南共体成员国为视角
5.1 引言
5.2 南非共同体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5.3 南部非洲劳动法面临的挑战
5.4 工作中的性别平等——以莱索托为例
5.5 小结
第6章 南亚地区劳动法与劳工保护——需要更具包容性的劳动法
6.1 南亚地区劳动法的历史演变
6.2 南亚地区劳动法:主要特征及改革措施
6.3 劳动法对性别平等的保护效用——以印度为个案
6.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法律与现实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劳动法与劳工保护研究》:
拉丁美洲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初就宣布独立摆脱了殖民者的统治,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拉丁美洲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又有别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在法制建设上特别是劳动立法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从社会制度看,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属于资本主义性质,其法律属资本主义范畴,但从劳动法典的内容看,又体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用法律措施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工人的物质利益和劳保福利,工人的劳动价值得到了明确、具体和合理的承认,从而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重要、□积极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聪明智慧才能发挥,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力。
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就制定了本国的劳动法律体系,其劳动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工薪阶层的保护,工薪阶层被看作是就业关系中较为弱势的一方。当时各国制定的劳动法律制度是在强□□、稳定的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规模大的正规就业单位的劳动者来说)、强工会、并且薪水是稳定的,是在没有受到太多的来自外部竞争的背景下出台的。而且,当时的消费基本上是内部的。但在20多年的时间中,拉丁美洲国家的劳动法经历了多方面的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拉丁美洲曾经历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拉美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快的发展中地区。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经受了债务危机的冲击之后,拉美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逐渐向外国资本开放本国市场,外部资金大规模地流向拉美。加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一切推动了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放弃进口替代模式。
……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