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生常常陷入困顿,充满迷茫,苦于寻找答案。
然而许多事,不是想明白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明白。
本书是金惟纯先生与两个女儿的真实家书呈现。
六十封往来书信,是女儿与父亲的情感联结,也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激励与支持。
曾经支离的家庭对孩子造成伤害,两代人成长背景下形成的迥异观点无法融合,但当家人愿意共同修习交流,这些不愉快的经历终化作人生的养料和可以引发大笑的回忆。
通过文字,金先生与女儿坦诚沟通,跨越成长鸿沟,治愈家庭的伤,弥补过往的遗憾。借助书信,金先生也向女儿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关于婚姻家庭、金钱事业、内心探索、生命状态等给出诚恳建议。
这些爱意温暖、人生智慧对年轻人和养育孩子的父母都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每一次读完都会深深治愈。
人生总会有答案的创作者
· · · · · ·
-
金惟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金惟纯:祖籍浙江温州永嘉县,出生于中国台湾,早年担任中国台湾《中国时报》主笔,被李敖先生誉为新闻界才子,马英九先生称为值得相交的好友。其后创办中国台湾《商业周刊》,发展为台湾最大的传媒集团。后金惟纯先生致力于人生修炼,出版两岸三地知名畅销书《人生只有一件事》,创办“一件事”学习中心,并主讲一件事系列工作坊,发愿提升华人世界心性品质。
金质灵:金惟纯大女儿,198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三岁展露艺术天赋,专心于绘画雕塑创作二十多年。28岁茹素,创立“共时间”纯植物料理工作室,发愿自身的实践可以启发人们将觉知带入日常饮食中。
金默蓝:金惟纯二女儿,199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2014年获得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旅居多地,探询各族群的生存之道和价值观。过去三年服务于半导体产业。
目录 · · · · · ·
序
序一(金惟纯) / 序二(金质灵) / 序三(金默蓝)
上篇:爱的流淌
第1封信|你因爱而生3
第2封信|为人父母的课题10
第3封信|作为家长的样子18
第4封信|尊重孩子的感受27
第5封信|健康的性与爱38
第6封信|在亲密关系中共修49
第7封信|无关输赢56
第8封信|温柔的告别67
第9封信|“修”成正果78
中篇:尊重选择
第10封信|不厉害也无妨89
第11封信|卸下枷锁98
第12封信|自信与谦虚106
第13封信|与人相伴113
第14封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120
第15封信|“非主流”的轨道129
第16封信|心中的“圣城”137
第17封信|不要抵触商业146
第18封信|寻找事业伙伴156
第19封信|义无反顾就是正确的选择163
下篇:活好自己
第20封信|走出童年的恐惧175
第21封信|找到自己的剧本181
第22封信|向内探索188
第23封信|当人生“卡住”……196
第24封信|时间的用意225
第25封信|把事“做进去”236
第26封信|人比钱“大”242
第27封信|成为一个完整的“人”251
第28封信|修习“欢喜心”260
第29封信|满足需求的喜悦268
第30封信|意义是“活”出来的278
后记(金惟纯)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世界上不是一切所作所为都需要有成绩、有影响力、出类拔萃、有成果发表才是值得的。为别人、为自己带来喜悦的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4封信|尊重孩子的感受27 -
另外,我还犯了另一个父母常犯的错误:忘记儿女已经长大,尤其是成年离家的儿女。过去七年来,你在海外读书、工作,虽然我们常越洋通话,但毕竟不像过去那样朝夕相处。我如果不刻意提醒自己,难免有时会用过去的记忆看今天的你。而这种时候,你就有可能产生被贬低、被不信任甚至被评判的感受。所以日后你要更多地和我分享,我要更耐心地聆听和了解你,才能缩短时间差造成的隔阂。另一种相对的时间差,是我年龄渐长,也进入不同的人生阶段,如果你没有用心了解,可能也会带着过去的印象看今天的我。就我所知,人生在末期的某些阶段,其变化的速度,也犹如青春期的成长一样迅猛。有必要先行预告一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4封信|尊重孩子的感受27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生总会有答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生总会有答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 9.1
-
- 哥布林模式 8.3
-
- 离家之后的日子 9.1
-
- 中年觉醒 7.1
-
- 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 7.0
-
- 我可能错了 8.4
-
- 捉弄人的大脑 7.2
-
- 破解欺凌的游戏 7.9
-
- 藏在成语中的心理学 8.5
人生总会有答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7 条 )
> 更多书评 8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樊登读书】书单记录 (长春)
- 想读 (吹泡泡。oO)
- 书 (💗)
- 书单|心理学哲学类 (年轮_douban)
- 书单|听樊登讲过(全) (SIN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生总会有答案的评论:
feed: rss 2.0
41 有用 Creative 2024-01-17 11:01:16 广西
放弃“要厉害”的想法,从容过一生。
2 有用 lindsay~ 2024-09-27 14:12:50 湖南
一本父女对谈书信录,却看出了许多建立在真实体验上的灵性韵味,获益匪浅。
30 有用 懒羊羊的反义词 2024-03-18 10:53:34 上海
怎么说呢,金惟纯有种汪峰的既视感,三四段婚姻,三四个小孩,还都是女孩,果然都是情圣啊~
8 有用 Chandelier 2024-07-23 14:22:17 美国
三四段婚姻,播种了一堆小孩。。然后跟小孩聊人生和婚姻。。。有些语句能写成信也实在太假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凑本书卖吧。论点也是浅尝而止聊几句,没有完整的逻辑,像极了xhs上的说教类帖子合集?。。。观点也很落后,什么生儿育女是女性必经之路,生孩子有指定的时间窗口。。。
2 有用 九十三 2024-07-29 18:07:24 上海
最开始看到微信读书的推送,书是由笔者和两个女儿的书信组成的,读了两篇感觉"平平无奇"。 后来在b站上看到了姜dora和笔者的访谈,质量非常高,感受到了坦诚的力量和某种刚柔并济的处事哲学。于是回过头来读完了这本书。书信后半段渐入佳境,诸如: “我不喜欢用“童年创伤”来形容,更倾向于用“人生剧本”来看待。因为“童年创伤”容易指向“因为发生了什么,才造成了伤害”,“人生剧本”的视角则是“自己对发生的解读... 最开始看到微信读书的推送,书是由笔者和两个女儿的书信组成的,读了两篇感觉"平平无奇"。 后来在b站上看到了姜dora和笔者的访谈,质量非常高,感受到了坦诚的力量和某种刚柔并济的处事哲学。于是回过头来读完了这本书。书信后半段渐入佳境,诸如: “我不喜欢用“童年创伤”来形容,更倾向于用“人生剧本”来看待。因为“童年创伤”容易指向“因为发生了什么,才造成了伤害”,“人生剧本”的视角则是“自己对发生的解读,影响了命运”。后者主体是自己,比较接近我对人生的理解,也比较容易掌握和处理。” “你说人生像游乐场,上天送你一张票,你就莫名其妙地来了。我宁愿相信,这张票是自己买的,而且还排了很久队才买到。” 总体很推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