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公共文化服务,与互联网同行
一、互联网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003
二、互联网思维塑造公共文化服务新管理004
三、互联网生态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005
第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思维变革
第一节 不仅仅是掌舵,更是服务009
一、强化政府的掌舵职责010
二、服务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式治理015
第二节 事业产业都是服务020
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聚合021
二、助推文化消费——事业产业的共同任务025
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总动员030
第四节 数据即服务036
第五节 最大最小,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追求041
第二部分 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变革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究竟有多远?047
一、全民阅读的互联网启示047
二、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的最后一公里050
第二节 转型!把博物馆带回家058
一、公共文化设施的几多忧愁058
二、把博物馆带回家,可能吗?061
三、公共文化设施的多棱化未来063
第三节 一包纸巾的文化体验070
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更显城市温度072
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076
第四节 谁将被互联网时代遗弃?086
一、各国政府解决数字鸿沟的探索087
二、互联网时代文化权利的守望089
第五节 真正免费的广播电视102
一、“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免费”102
二、为什么要实现广播电视“真正免费”104
三、互联网时代,怎样让广播电视免费109
第六节 广场舞该怎么跳?114
一、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15
二、“互联网+”能为群众文化活动做什么?117
第七节 让传统文化留下来,让核心价值观走下去122
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23
二、“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复兴与核心价值观建设黄金时代
124
三、“中华文明+互联网”的新趋势129
第八节 私人定制不是妄想134
一、定制之路: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134
二、“互联网+”时代,定制化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实现137
第三部分 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变革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做加法还是减法?145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的制度框架147
二、公共文化服务立法的基本原则150
三、公共文化服务立法的基本路向151
四、鼓励、限制、禁止:三个立法的基本维度153
第二节 从垂直化到扁平化不是一步之遥171
一、完善各级综合协调机制171
二、互联网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176
第三节 看得见摸得着的效能评价193
一、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实践193
二、如何实现绩效评价工作以需求为导向201
第四节 公共文化服务麦田的下一个春与秋208
一、春天的播种者:公共财政投入之“智”208
二、秋天的收获人:公共财政产出之“质”220
第五节 合格的互联网原住民该怎么做226
一、现代公民参与互联网文化生活的权利和义务规制226
二、法制契约下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生态圈的构建230
第四部分 对话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
第一节 朱兵:“互联网+”带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彻底变革237
第二节 闫丽娟:互联网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距离还很远243
第三节 周成军:生活中的互联网246
第四节 李文兵:社区中的互联网服务249
主要参考文献253
后 记260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