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但越来越多的行为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行为中存在很多非理性的表现 ,比如我们自认为坚定的喜好、浪漫的爱情就常常被证明前后不一、变化莫测。在《思维是平的》这本书中,英国行为科学家尼克·查特从经典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跳下站台后的心理动机入手,通过对21点错觉、大脑解读者操纵实验等视觉案例和反直觉实验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大脑在解释某一事物时的过程以及局限。 他基于神经科学和行为心理学方面的全新发现,认为潜意识和心理深度只是一场骗局;我们的想法、动机和思维不过是即兴发挥的结果。查特认为,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解放,因为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改变,缓解被机器取代的焦虑,从而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更好地做出决策。
思维是平的的创作者
· · · · · ·
-
杨旭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尼克·查特,华威商学院行为科学教授、华威商学院行为科学小组创始人、研究咨询机构英国决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此外,查特还是英国行为观察小组的顾问和BBC系列节目《人类动物园》的客座科学家。他也是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认知科学协会和英国科学院的成员。
目录 · · · · · ·
前言 文学布线与心理真相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 心理深度错觉
1 虚构的智慧
2 从“不可能物体”到21点错觉
3 大脑的骗术
4 赫伯特·格拉夫警示录
5 高桥上的爱情
6 操纵选择
- - - - - - - - - - - -
第二部分 即兴思维
7 思维循环
8 狭窄的意识通道
9 无意识思维的神话
10 意识的界限
11 惯例而非原则
12 智能的秘密
- - - - - - - - - - - -
后记 重新创造自我
· · · · · · (收起)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 心理深度错觉
1 虚构的智慧
2 从“不可能物体”到21点错觉
3 大脑的骗术
4 赫伯特·格拉夫警示录
5 高桥上的爱情
6 操纵选择
- - - - - - - - - - - -
第二部分 即兴思维
7 思维循环
8 狭窄的意识通道
9 无意识思维的神话
10 意识的界限
11 惯例而非原则
12 智能的秘密
- - - - - - - - - - - -
后记 重新创造自我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的解释漏洞百出、前后不一,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解释深度错觉”:我们在感觉上理解了,但根本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思维科学需要一种相反的路径,即探索作为人类智能核心的“即兴引擎”是如何从人类大脑机器中构建出来的。因为大脑从根本上来讲是个生物机器一具体而言,是一架由上百亿个脑细胞紧密相连形成的网络构成的机器。这架机器可以创造、即兴表演、做梦和想象。搞清楚它是如何工作的,即神经回路中的电子活动和化学反应如何产生思维和行动,是科学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虚构的智慧 -
我们的思维不是内心世界的影子,它需要我们去描绘它、发现它—思维是我们接二连三虚构出来的产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 赫伯特·格拉夫警示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思维是平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思维是平的"的人也喜欢 · · · · · ·
思维是平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18)7.4分 34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最新出版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行为经济学与行为研究 (左思)
- 书单|行为设计100本书 (左思)
- 成长 (乾元资始)
- 奇异观点 (清风星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思维是平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解凌曦คิดถึง 2022-04-28 04:32:43
作者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论证思维的活动取决于大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
0 有用 穆清 2024-09-14 14:39:27 山西
才发现译者是从事语言学工作,怪不得有些心理学专业名词翻译不准确,比如把mask译成“面具”,应该是“掩蔽”。 书里讲到的百分之九十的研究都很熟悉,有趣的是作者拿来作为思维是平的这一观点的论据。似乎在作者看来,所谓思维有深度,就是在意识下的无意识,就是指欲望,动机,信念。这个说法是否太过狭隘,我们对知觉,语言内在过程的不可觉察也是一种无意识。此无意识非彼无意识。
0 有用 吴斯末 2021-04-15 21:14:30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但是提供的证据不够有说服力。
0 有用 momo 2022-12-12 19:23:36 福建
挺有意思
0 有用 黄彬 2023-05-11 15:10:13 浙江
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