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如果你也有女儿,请读读这本书。
作家池莉大爱之作,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名校,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又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用24年时间诠释了一件事:爱,是 最好的教育。
★学校老师、知名教育家、明星妈妈、BTV及各大书单真挚力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营造一种亲密、知心、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孩子也是大人的老师,大人传授经验教孩子怎样应对复杂的世界,孩子通过他自己的小思维教会大人怎样拥有简单的美好。
★成长,请带上这本书
★与《亲爱的安德烈》一起,被50万年轻父母奉为经典成长读物...
★如果你也有女儿,请读读这本书。
作家池莉大爱之作,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名校,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又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用24年时间诠释了一件事:爱,是 最好的教育。
★学校老师、知名教育家、明星妈妈、BTV及各大书单真挚力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营造一种亲密、知心、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孩子也是大人的老师,大人传授经验教孩子怎样应对复杂的世界,孩子通过他自己的小思维教会大人怎样拥有简单的美好。
★成长,请带上这本书
★与《亲爱的安德烈》一起,被50万年轻父母奉为经典成长读物
我和女儿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看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
我们一起听各种鸟儿的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一起听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
我们一起养蚕宝宝,一起在窗台上种盆花,一起偷偷观察蝴蝶在我们家的橘子树上产卵,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化蛹成蝶的过程……
我 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作者简介 · · · · · ·
池莉,当代作家,现居武汉。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80年代末创作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誉为中国小说新写实流派发轫之作。其畅销代表作《生活秀》虚构的“鸭颈”小食,衍生出红遍全国乃至海外的“武汉鸭颈”,家喻户晓并形成了庞大的食品产业链,堪称文学深度介入现实生活的成功范例。
池莉历年来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八十余种,其作品陆续被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德国、韩国、泰国、越南等多国购买版权并翻译出版。《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生活秀》《云破处》等多部小说不断被改编为影视、话剧、舞台剧等各类艺术形式。
小说之外,池莉的散文及诗歌也极具个人特色,因言之有物亦有趣而广受读者追捧。其散文以历经世事的通达和智慧,洞察众生百态,妙品人间滋味,单篇阅读量过千万,屡屡引发热议,是各年龄段读者的精神飨宴。
目录 · · · · · ·
2. 来自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3. 当爱情进入凡尘
4. 艰难出世与人间奇迹
5. 好梦凭借好书
6. 被教育吓坏了
7. 孩子的强大超出想象
8. 母亲溺爱是必须的
9. 恶战中国学校
10.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11. 世上处处行路难
12. 英格兰玫瑰有坚硬的刺
13. 英式高考
14. 成为大学生,成为硕士,成为人
15. 致我从未离家出走的女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一天,在图书馆尘封已久的资料堆里,我翻到了一些英国的哲学思想书籍,发现英国在16世纪就开始高度重视和研究孩子的教育。比如1511年,英国就出版了《论学习顺序》 ,该书具体到探讨如何建立圣保罗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1531年《论教育》出版,这是对于孩子们教育目标和方法的思考。同年,一个名叫托马斯·埃利奥特的爵士,出版了《统治者之书》 ,这本书成为了划时代的指导著作,影响了整个16世纪英国的孩子教育。伊丽莎白女王的私人教师阿沙姆,在1548-1550年之间,教授未来的一代英豪女王伊丽莎白,后来出版了《教师》一书。他认为:诗歌、历史、哲学和雄辩术,是孩子们必须学习的“素材”类著作。英国要凭借这种教育“挽救和保存古代智慧形成” ,而“古代智慧形式比任何现代世界所能够渴望得到的东西更为深厚”。 他说:“如果通向智慧的小道被严重堵塞,孩子们就无法获得智慧和庄重。” 英国的教育家们的共识是,要“把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普遍原则应用到普通文法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 ,以便“使孩子们成为智慧、庄重,德才兼备,勇敢顽强的文雅之士”。 这就是说:让孩子们成为怎样的人,是教育的第一位! 怎样的人才有怎样的智慧和庄重,他才能有怎样的出息!人的因素第一!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英国的教育极其成功。 最典型的例子和楷模,就是在后来登上王位的伊丽莎白女王。这个女子,不仅被教育成为淑女,还同时被教育成为智者。正是她,带领英国一崛而起,并在她执政的几十年里,让英国逐步变成了世界强国。 吸收古今中外智者前贤的教导,永远是最好的启迪和帮助。我的孩子,尽管是平凡人家女孩儿,但与伊丽莎白女王同样需要智慧和庄重。或者反过来说,伊丽莎白女王个人也同样是一个女孩儿,她学习的东西首先也是要满足她作为一个女子的立身之本。治大国如亲小鲜,做女王与做自己,若要获得快乐、健康和幸福,需要学习的生存本领是一样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5. 致我从未离家出走的女孩 -
原来,生命里,能有孩子就是有福气!能够独立地亲自抚养孩子就是福气!能够扛住压力用合适孩子的方式教育他就是福气!原来,福气点点滴滴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磨难中,在我们与至亲骨肉的一次次相聚和一次次万不得已的分离中,都要靠自己去悉心品味和领受。 原来,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蒙田的深切体会: “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就是如何享受生命。在我们所有缺点中,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当我年过半百,回首往事,我体会到了蒙田的体会,不幸的是这觉悟来得迟了一些。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在孕育和抚养孩子这件事情上,我撞上了真理,虽说年轻时候一知半解,摇摇不定,终归坚持下来了,如今种豆得豆。 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对待你;你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面对我已经硕土毕业的大姑娘亦池,这句话,就是妈妈最贵重的礼物了。亦池要工作了、要谈恋爱了,或许还要读博,肯定还要谈婚论嫁,一个光闪闪的成熟了的人生徐徐展开,希望亦池记住妈妈的话。我深信我的孩子亦池,会比妈妈更早领略什么叫做生命享受,会更努力地去争取,会让咱们以及子孙后代,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健康快乐,福田无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5. 致我从未离家出走的女孩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的人也喜欢 · · · · · ·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跟《来吧孩子》有啥差别吗? | 来自Vivian | 2021-06-16 16:40:24 | |
陪伴她很重要 | 来自铁元 | 2020-06-08 00:24:37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如躺平读书吧 (艾斯苔尔1994)
- 2022书单 (周蓓丽)
- 育儿书单 (三问)
- 2024完成书籍 (欣悦Michelle)
- 为人父母也是要学习的 (周阿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szzzzoom 2020-12-17 11:05:21
一句话概括中心思想:模范妈妈以书为介夸赞模范女儿。整本书溢满对女儿的崇拜赞扬,但我想说没有池莉的满腹诗书、独善其身和经济上的鼎力相助,就不会有吕亦池的成就了。父母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2 有用 幼儿园的车🚗 2020-07-26 23:19:30
一颗星 不能再多了
0 有用 小乔 2021-04-01 16:45:20
母亲当然应该骄傲,可是除了骄傲之外得有点儿别的什么东西吧(特别是大学之后)
0 有用 春酒 2022-01-22 00:32:44
恶心至极。 批判应试教育,又对其女儿取得的成果沾沾自喜,表面上是对生活的热爱,虚荣心却从每个字缝儿里溢了出来,在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里,继续卖弄着似乎只有头衔名号可以用来标志自己的身份焦虑。当所谓经典作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同谋,后果不堪设想,反思与独创性荡然无存,只剩下面目可憎。
2 有用 XDA7 2022-08-26 19:06:53 广东
同样是写家人写孩子《我们仨》《妞妞》这些都让人感动,这本书只觉得是一个溺爱孩子的老母亲全方位对自己心中完美女儿的炫耀,出本书,大可不必 不如改名为《我不允许还有人不知道我的完美女儿》 全文充斥着面带矜持的自我夸耀和对自己完美女儿的吹嘘,以及时不时踩一下其他家长其他孩子中国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