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一批赴非洲的创业者的经历,展现了这群有胆识有魄力,善良正直,有着敏锐商业头脑的国人群体在非洲安哥拉几十年来的开拓与奋斗。他们历经疾病、意外、生意失败等挫折,克服生存条件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以及文化习俗不同等无数困难,终于取得成功。虽然创业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是他们凭着迎难而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为安哥拉的建设和中非人民友谊做出了很好的贡献,用实践证明了“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正确性。展现了在非中国人如非洲特有的猴面包树一样,适应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与人包容团结、和睦相处的民族特性。
李公胜,1960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毕业于解放军某军校建筑经济专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银行高管、高级专家,在银行系统工作三十余年,长期负责银行在非洲的业务,对非洲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近几年来在国内知名文学杂志上发表散文、小说近50万字。现居武汉。
写的还不错,看得很有意思,但也只能给④⭐️,前面有人说可以当记实文学看就是给这本书遮羞脸。既然说是小说,咱就按小说评,一部小说非要让人按记实文学看,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支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主人公都跟开挂一样,他们的能力在哪个人魅力在哪都没有深入的描写,到哪去所有人都喜欢他们,他们谈什么都能很顺利的谈成,一部文学作品写成了爽文。这么好的一个题材,这么多的素材,完全可以写的更深刻,所以... 写的还不错,看得很有意思,但也只能给④⭐️,前面有人说可以当记实文学看就是给这本书遮羞脸。既然说是小说,咱就按小说评,一部小说非要让人按记实文学看,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支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主人公都跟开挂一样,他们的能力在哪个人魅力在哪都没有深入的描写,到哪去所有人都喜欢他们,他们谈什么都能很顺利的谈成,一部文学作品写成了爽文。这么好的一个题材,这么多的素材,完全可以写的更深刻,所以只能④⭐️了。 (展开)
本书讲的是几位九十年代赴安哥拉创业的有志青年的故事。没去过安哥拉的人读这本书可能会觉得有点晦涩,在安哥拉待过的,应该都能看出来,本书是一本纯纯的纪实文学。许丁、赵文、盖利巴将军、广渠国际……这样的“化名”可以说是明示了。主要角色的故事基本是真人真事,次要角色有一定的缝合成分,但基本也都有原型。越是没头没尾的配角,越接近现实情况。作者本人的故事比书里的精彩得多,可惜不能用这种方式写出来。
在区图书馆借的,还算引人入胜。
中国人来非洲是真的吃节坚韧不拔,我在非洲也一直是这样的想法。十年前来非洲和十来年后再来,这里依然是停水停电,蚊虫叮咬。书里的故事确实是我想不到的,但是感觉过于轻松丝滑了些。也许我只是并底的一小只,很多大千故事我还不能想象。
去过非洲的朋友推荐看的。不像小说,更像是作者自己在非洲的亲身经历,有点“报喜不报忧”的感觉。很生动的非洲人文风貌描写,意料之中的落后和当地人的热情,自由和散漫,还有意料之外的遍地机会,虽有心理准备却依然摄人心魄的战乱和疾病。
> 8人读过
> 11人想读
订阅关于猴面包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勇哥 2023-12-22 13:31:50 北京
写的还不错,看得很有意思,但也只能给④⭐️,前面有人说可以当记实文学看就是给这本书遮羞脸。既然说是小说,咱就按小说评,一部小说非要让人按记实文学看,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支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主人公都跟开挂一样,他们的能力在哪个人魅力在哪都没有深入的描写,到哪去所有人都喜欢他们,他们谈什么都能很顺利的谈成,一部文学作品写成了爽文。这么好的一个题材,这么多的素材,完全可以写的更深刻,所以... 写的还不错,看得很有意思,但也只能给④⭐️,前面有人说可以当记实文学看就是给这本书遮羞脸。既然说是小说,咱就按小说评,一部小说非要让人按记实文学看,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支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主人公都跟开挂一样,他们的能力在哪个人魅力在哪都没有深入的描写,到哪去所有人都喜欢他们,他们谈什么都能很顺利的谈成,一部文学作品写成了爽文。这么好的一个题材,这么多的素材,完全可以写的更深刻,所以只能④⭐️了。 (展开)
1 有用 高达九成网友 2023-03-22 23:06:41 北京
本书讲的是几位九十年代赴安哥拉创业的有志青年的故事。没去过安哥拉的人读这本书可能会觉得有点晦涩,在安哥拉待过的,应该都能看出来,本书是一本纯纯的纪实文学。许丁、赵文、盖利巴将军、广渠国际……这样的“化名”可以说是明示了。主要角色的故事基本是真人真事,次要角色有一定的缝合成分,但基本也都有原型。越是没头没尾的配角,越接近现实情况。作者本人的故事比书里的精彩得多,可惜不能用这种方式写出来。
0 有用 abufa 2025-02-10 10:22:13 北京
在区图书馆借的,还算引人入胜。
0 有用 Nini 2024-06-16 18:30:21 刚果民主共和国
中国人来非洲是真的吃节坚韧不拔,我在非洲也一直是这样的想法。十年前来非洲和十来年后再来,这里依然是停水停电,蚊虫叮咬。书里的故事确实是我想不到的,但是感觉过于轻松丝滑了些。也许我只是并底的一小只,很多大千故事我还不能想象。
0 有用 MarianadelDía 2023-04-18 09:11:21 北京
去过非洲的朋友推荐看的。不像小说,更像是作者自己在非洲的亲身经历,有点“报喜不报忧”的感觉。很生动的非洲人文风貌描写,意料之中的落后和当地人的热情,自由和散漫,还有意料之外的遍地机会,虽有心理准备却依然摄人心魄的战乱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