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孝的研究 (达巷)
- 每天听本书 | 第一弹 (深情的艾老师)
- 书单|我的阅读2022 (徐小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孝”与中华传统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孝”与中华传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请叫额聂小仙儿 2021-10-14 17:09:47
孝文化背后的体制需求
0 有用 肢解或被欺骗的 2022-11-06 00:20:16 浙江
优点是作为通俗性著作,在孝的历时性粗线条擘画、二十四孝故事讲解及阐释、孝的图像呈现都有涉及,比较全面。且一些议论颇为锐利。 缺点是一,作为文献学的资深从业者,没有对二十四孝故事的文献版本进行考察,而简单做文白翻译。二,一些议论经不起推敲,没有吸收海内外有关孝的研究。比如对二十四孝故事的历史学分析,认为集中在东周、东汉、西晋,从而想当然得出生产力与伦理道德密切联系的观点。丝毫未察觉到东汉以后的精英性... 优点是作为通俗性著作,在孝的历时性粗线条擘画、二十四孝故事讲解及阐释、孝的图像呈现都有涉及,比较全面。且一些议论颇为锐利。 缺点是一,作为文献学的资深从业者,没有对二十四孝故事的文献版本进行考察,而简单做文白翻译。二,一些议论经不起推敲,没有吸收海内外有关孝的研究。比如对二十四孝故事的历史学分析,认为集中在东周、东汉、西晋,从而想当然得出生产力与伦理道德密切联系的观点。丝毫未察觉到东汉以后的精英性孝道故事,这在上世纪末Keith Knapp的研究中有相当集中的讨论。 (展开)
0 有用 䶮虓 2022-10-15 23:01:23 江苏
“孝”缘起于原始社会, 在远古社会已出现了“孝”的萌芽。孔子把“孝”纳入了他的“仁”学系统, 对“孝”做出了伦理价值的规定。“孝”涵盖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之意。以后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打破了“孝”的血亲关系的限制, “孝”不止是孝亲, 也包括了对非血亲老人的孝顺, 赋予了“孝”的普遍意义, 儒家孝文化形态得以形成。“孝”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孝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 “孝”缘起于原始社会, 在远古社会已出现了“孝”的萌芽。孔子把“孝”纳入了他的“仁”学系统, 对“孝”做出了伦理价值的规定。“孝”涵盖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之意。以后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打破了“孝”的血亲关系的限制, “孝”不止是孝亲, 也包括了对非血亲老人的孝顺, 赋予了“孝”的普遍意义, 儒家孝文化形态得以形成。“孝”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孝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展开)
0 有用 kingd 2021-11-23 08:46:09
二十四孝,特殊境遇的特殊选择
0 有用 心若无涯 2021-10-14 12:29:58
在传统社会,“孝”传达的信息不只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家庭关系,它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治理逻辑。两千多年间,“孝”其实一直都是支撑传统社会大厦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