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全彩插图:第10版
译者: 魏友云
出版年: 2020-4
页数: 508
定价: 22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3485764
内容简介 · · · · · ·
你对海洋有多少了解呢?
它占据99%的生物发展空间,我们的认识不应止于10%
9次修订再版,纪录片式的海洋学系统知识权威教材!
◎ 编辑推荐
☆系统编排 全面覆盖海洋领域各分支学科,从海洋地质结构到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从潮汐、洋流等海洋现象到细菌、哺乳生物等海洋中的居民 ,内容循序渐进,全景展现海洋的奥秘,打造读者对海洋的立体认知。
☆注重实用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书9次修订再版,通过引入大量贴合生活的实例和特设介绍海洋学科学进展的专栏,贴合海洋学热点话题,各部分内容互相渗透,引领读者融会贯通地掌握海洋学知识,并能将科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启迪思维 以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为起点,以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为经纬,透过浩渺的视角阅览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深度理解海洋这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
你对海洋有多少了解呢?
它占据99%的生物发展空间,我们的认识不应止于10%
9次修订再版,纪录片式的海洋学系统知识权威教材!
◎ 编辑推荐
☆系统编排 全面覆盖海洋领域各分支学科,从海洋地质结构到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从潮汐、洋流等海洋现象到细菌、哺乳生物等海洋中的居民 ,内容循序渐进,全景展现海洋的奥秘,打造读者对海洋的立体认知。
☆注重实用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书9次修订再版,通过引入大量贴合生活的实例和特设介绍海洋学科学进展的专栏,贴合海洋学热点话题,各部分内容互相渗透,引领读者融会贯通地掌握海洋学知识,并能将科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启迪思维 以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为起点,以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为经纬,透过浩渺的视角阅览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深度理解海洋这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8章,分别从海洋学历史、海洋地质构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资源环境,以及海洋生态和生物等各个方面,采用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海洋学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方方面面的知识。
本书语言严谨,内容生动,图片丰富,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作为大学海洋学通识教材,为海洋类专业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亦可为大众阅读者打开一扇一窥世界海洋奥秘的大门。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基斯·A. 斯韦德鲁普(Keith A. Sverdrup),担任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地球物理学教授,讲授海洋学课程25 年,并从事地质构造和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曾获得该校的本科教学奖。基斯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地球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太平洋盆地地震构造,并获得地球科学博士学位。
基斯一直积极参与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美国物理研究所(AIP)和美国地质学会(GSA)的教育计划,加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教育和人力资源委员会12年,其中有4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的卓越地球物理教育奖委员会、《地球与太空》的编辑顾问委员会及沙利文奖委员会的最佳科学报道评选均担任职务。基斯曾是美国物理研究所物理教育委员会成员,他也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美国湖沼海洋学会、海洋学会、美国地质学会、国家地质教师协会、...
◎作者简介
基斯·A. 斯韦德鲁普(Keith A. Sverdrup),担任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地球物理学教授,讲授海洋学课程25 年,并从事地质构造和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曾获得该校的本科教学奖。基斯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地球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太平洋盆地地震构造,并获得地球科学博士学位。
基斯一直积极参与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美国物理研究所(AIP)和美国地质学会(GSA)的教育计划,加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教育和人力资源委员会12年,其中有4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的卓越地球物理教育奖委员会、《地球与太空》的编辑顾问委员会及沙利文奖委员会的最佳科学报道评选均担任职务。基斯曾是美国物理研究所物理教育委员会成员,他也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美国湖沼海洋学会、海洋学会、美国地质学会、国家地质教师协会、国家科学教师协会以及美国Sigma Xi 科学研究学会成员。2005—2007 年,基斯任职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业部本科教育分部。
E. 弗吉尼亚·安布拉斯特(E. Virginia Armbrust),现任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教授,从事海洋浮游植物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她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人类生物学学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获得生物海洋学博士学位。安布拉斯特博士主要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生理和生态,探究这些微生物对栖息地变化的应变特征。她在一个国际科研项目中担任首席科学家,该项目致力于确定海洋硅藻的全部DNA 序列,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有机体的各种生物功能。她还担任西北太平洋人类健康和海洋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积极探索海洋过程和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安布拉斯特博士还是海洋与渔业科学学院环境基因中心负责人,以及戈登-贝蒂·穆尔基金会海洋微生物研究项目的成员。
安布拉斯特博士从事多年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两次获得学院研究生教学优秀奖,曾指导过30名本科生进行实验研究,是40位研究生的导师委员会成员。在担任“携手科学”(Partners in Science)项目导师期间,她在自己的实验室中为许多高中教师提供了暑期进修指导。
目录 · · · · · ·
第1章 海洋学的历史
第2章 水的星球
第3章 板块构造
第4章 海底和海底沉积物
第5章 海水的物理性质
第6章 海水的化学性质
第7章 大气结构与运动
第8章 环流与海洋结构
第9章 表层海流
第10章 波 浪
第11章 潮 汐
第12章 海岸、海滩和河口
第13章 环境问题与关注
第14章 生机盎然的海洋
第15章 生产与生命
第16章 浮游生物:海洋中的漂流者
第17章 游泳生物:海洋中的自由游泳者
第18章 底栖生物:海底的居民
附 录
词汇表
资料来源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认识海洋"试读 · · · · · ·
1.1 早期的海洋学 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开始认识海洋,积累起点点滴滴的海洋知识,并通过口述流传。起初,人们好奇地在海边漫步,在浅滩涉水,在岸边采集食物,从而产生了认识海洋的想法。跨入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带刺的长矛、鱼叉和鱼钩。原始的鱼钩是系在绳子上的有两个尖端的短棒,上面插着诱饵。新石器时代之初,聪明的人类祖先发明了骨质鱼钩和渔网。公 元前5000年,人类开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3.5 板块运动 运动机制 目前我们还无法完全了解驱使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在大洋中脊处,板块被新生成的地壳所驱动,向两侧移动,然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厚重的、高密度的海洋地壳和它的沉积物沉入地幔,导致板块的其余部分产生相应的板块拉力。 后一种机制可能产生张力,使地幔物质从裂缝中涌出,形成大洋中脊和新的地壳。在这个理论中,向下运动的、高密度的、冷的海洋岩石圈板块的重量拉扯着板块的其余部分。 板块拉力是重要的驱动力。科学家发现岩石圈的俯冲速度沿着板块边缘增加,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理论。 其他因素则可能包括陆地的侵蚀和沉积物的堆积造成的板块重量变化、大洋中脊处岩浆的上涌速率,以及老的岩石圈由于冷却而变厚。 运动速率 与传输带的机制类似,海底在火山活动剧烈的洋脊系统向两侧输运。每个板块相对于洋中脊轴线的运动速率,称为半扩张速率;两个板块相对于彼此的运动速率,称为全扩张速率,简称为扩张速率(spreading rate)。 扩张速率的范围为1~20cm/a,但通常为2~10cm/a。平均扩张速率约为5cm/a,相当于一个人指甲的生长速率。 假如一个人的寿命为75年,以平均扩张速率计算,一个板块在人的一生中将扩张3.75m,这相当于一辆小轿车长度。如果以天为计算单位,这个速率非常缓慢,但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它将产生巨大的效果。 例如,如果一个板块仅以1.6cm/a 的速度移动,经过10万年,该板块将移动1.6km。 因此,从古大陆分裂开始到现在的2亿年间,板块移动距离已超过3200km,这比非洲到南美洲距离的一半还要长。 扩张速率会影响离散型板块边界的物理结构。在陡峭的大洋中脊区域(如大西洋中脊)和深的中央裂谷地带,扩张速率较慢。 快速扩张则会导致大洋中脊平缓(如东太平洋海隆),或者不存在大洋中脊,或伴随中央裂谷。大西洋中脊的扩张速率为2.5...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3章 板块构造 -
尽管哈勃太空望远镜能够观测的最大距离已经超过10^22㎞,但由于海水的强烈散射和光吸收作用,即使最理想的状况下,我们也仅能观测到海面以下几十米的深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 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认识海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认识海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海面之下 8.9
-
- 认识生态(第6版) 9.9
-
- 光年之外 8.4
-
- 天文学与生活(原书第7版) 9.0
-
- 小学馆大百科:哺乳动物 9.5
-
- 地球 9.0
-
- 消失动物图鉴 9.3
-
- 观念生物学 9.2
-
- 行星 8.8
认识海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海洋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巨厚

认识海洋,从此书开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海洋,现在已经是我生活的城市周边常见的区域,虽然我不是出生在海滨城市,但是海洋的魅力从小吸引着我,终于我在北方一座沿海城市定居下来。空闲时间里海边经常是我休闲的地方,海洋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广袤深邃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海洋里蕴藏的科学知识。作为一个科普爱好者...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2)8.3分 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学堂」 (后浪)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后浪 · 生态与环境」 (后浪)
- 「后浪2020书目」 (后浪)
- 「后浪科学」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8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认识海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笔墨痕 2020-07-16 10:26:44
可以搭配一些相关纪录片来看这本书,减少教科书式的书籍带来的枯燥。比如《蓝色星球》里面提到的几种鲸鱼,在书中第17章中也有关于座头鲸、灰鲸、抹香鲸等主要特征、生存习性的详细介绍。
0 有用 SS欧根亲王师 2020-11-22 13:06:45
严谨详实
0 有用 凡事利 2023-01-06 10:05:48 浙江
第10版好教材,海洋知识平时了解得少,大补,写得科学、清晰,有丰富的图示涨了很多海洋见识
0 有用 潇湘公子 2025-01-08 17:29:41 重庆
十分好评,但是需要作为一门正经的学科来学习才行,所以,其实我没有看懂
0 有用 野原没什么 2022-05-29 08:50:48
地质和地理海洋学方面的内容偏多、且十分细致…海洋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较少(这是我原本最想看到的)…不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