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各个国家之间的资源流动情况及中国的发展实践论述了社会动力方程,并从社会动力方程式是什么、社会动力方程的运行结构、社会动力方程运行的评价、社会动力方程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探讨在人类社会中,社会资源的流动除了受自然环境支撑、约束、引导外,还受到人主动引导的影响或人主动设置的一些条件的支撑和约束,即人类活动必然会影响社会资源流动,旨在为年轻人探索认识、掌握并运用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定律,以及主动改变事物运行发展过程中的 条件从而掌握社会资源流动规律和进行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 · · · · ·
梁渤涛,高级工程师,河南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拥有农业生产经历和在大型央企、大学、多类型私企工作的经历(如教学、管理、经营、投资、新产品开发)。在国内多家科技杂志、社会报刊上发表过多篇科技论文、社会经济类文章。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外国发明专利,并与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授权和新产品开发的合作。参与过多起最高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开庭审理、判决的知识产权案件的维权过程。
目录 · · · · · ·
第 1 章 概论 1…………………………………………………………
第 2 章 人的三个本性和人的 “ 三自” 水平 5………………………
2. 1 人的三个本性 6………………………………………………
2. 1. 1 本性懒惰 6………………………………………………
2. 1. 2 本性有欲望 9……………………………………………
2. 1. 3 本性不讲道理 10………………………………………
· · · · · · (更多)
第 2 章 人的三个本性和人的 “ 三自” 水平 5………………………
2. 1 人的三个本性 6………………………………………………
2. 1. 1 本性懒惰 6………………………………………………
2. 1. 2 本性有欲望 9……………………………………………
2. 1. 3 本性不讲道理 10………………………………………
· · · · · · (更多)
第 1 章 概论 1…………………………………………………………
第 2 章 人的三个本性和人的 “ 三自” 水平 5………………………
2. 1 人的三个本性 6………………………………………………
2. 1. 1 本性懒惰 6………………………………………………
2. 1. 2 本性有欲望 9……………………………………………
2. 1. 3 本性不讲道理 10………………………………………
2. 2 人的 “ 三自” 水平 12………………………………………
2. 2. 1 人的生存状态——— “ 三自” 水平 12…………………
2. 2. 2 人的自然 ( 绿色, 大自然的基色) 12………………
2. 2. 3 人的自主 ( 黄色, 太阳的颜色) 15…………………
2. 2. 4 人的自由 ( 蓝色, 大海之色、 天空之色) 15………
2. 2. 5 提高 “ 三自” 水平的动因 16…………………………
2. 2. 6 提高 “ 三自” 水平的方法、 途径 18…………………
2. 2. 7 奢侈与浪费 19…………………………………………
2. 2. 8 “ 三自” 水平存在的意义 20…………………………
2. 3 个人行为活动与他人 “ 三自” 水平的关系 21……………
2. 3. 1 爱 22……………………………………………………
2. 3. 2 商 23……………………………………………………
1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
2. 3. 3 善 30……………………………………………………
2. 3. 4 平 31……………………………………………………
2. 3. 5 劣 31……………………………………………………
2. 3. 6 恶 32……………………………………………………
第 3 章 社会动力方程 35………………………………………………
3. 1 社会动力方程的内涵 36……………………………………
3. 1. 1 社会动力方程式 36……………………………………
3. 1. 2 社会动力方程式中的倍增函数 37……………………
3. 1. 3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行趋势 37…………………………
3. 2 资源 39………………………………………………………
3. 2. 1 资源Ⅰ 39………………………………………………
3. 2. 2 资源Ⅱ 40………………………………………………
3. 2. 3 资源Ⅰ与资源Ⅱ的关系 47……………………………
3. 3 文化 49………………………………………………………
3. 3. 1 文化对提高人们 “ 三自” 水平的作用 49……………
3. 3. 2 文化的 “ 三性” 及其关联 50…………………………
3. 3. 3 文化对产生资源Ⅱ的作用 54…………………………
3. 4 资源流动 55…………………………………………………
3. 4. 1 差别驱动 55……………………………………………
3. 4. 2 市场经济 58……………………………………………
3. 4. 3 政治引导 60……………………………………………
3. 4. 4 资源流动的管理 63……………………………………
3. 4. 5 差别与等级 69…………………………………………
3. 5 效率 70………………………………………………………
3. 5. 1 社会动力方程中的效率 70……………………………
3. 5. 2 决定社会动力方程中的效率的因素 71………………
3. 5. 3 效率的边界 71…………………………………………
2
目录
3. 6 成果 ( 通货) 72……………………………………………
3. 6. 1 直接成果、 间接成果 73………………………………
3. 6. 2 成果 ( 通货) 的分配 74………………………………
3. 6. 3 成果 (通货) 与维持或提高 “三自” 水平的对接 75…
3. 6. 4 成果 ( 通货) 的转换 76………………………………
3. 6. 5 工作的意义 77…………………………………………
第 4 章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作 79………………………………………
4. 1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作结构和人在社会动力方程中的
位置和作用 80………………………………………………
4. 1. 1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作结构 80…………………………
4. 1. 2 人在社会动力方程中的位置 81………………………
4. 1. 3 社会动力方程中处于不同位置和发挥不同
作用的人 81……………………………………………
4. 1. 4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区域 86……………
4. 1. 5 人从社会动力方程中获得的运行资源和回报 87……
4. 1. 6 人员位置在社会动力方程中的升级 89………………
4. 2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行流层 90………………………………
4. 2. 1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经过的 4 个流层 90………………
4. 2. 2 4 个流层的运作和参与者 92……………………………
4. 2. 3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中杰出的人和团队 100……………
4. 3 产出创新成果、 创新产品能力的五线谱及对应的企业
分类 101………………………………………………………
4. 3. 1 产出创新成果、 创新产品能力的五线谱 102…………
4. 3. 2 具有相关谱线能力的企业分类 102……………………
第 5 章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的评价 105………………………………
5. 1 成功 106………………………………………………………
3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
5. 1. 1 成功的内涵 106…………………………………………
5. 1. 2 成功的路线图 107………………………………………
5. 1. 3 成功的核心要素 108……………………………………
5. 1. 4 心态、 格局、 情商 111…………………………………
5. 2 社会动力方程参与主体的评价 113…………………………
5. 2. 1 评价要素 113……………………………………………
5. 2. 2 美元的循环与世界范围的资源流动 114………………
第 6 章 社会动力方程与道德 119……………………………………
6. 1 社会动力方程与道德的联系 120……………………………
6. 1. 1 道德 120…………………………………………………
6. 1. 2 寻道、 顺道、 得道、 得道多助 122……………………
6. 1. 3 小赢靠智、 中赢靠德、 大赢靠道 124…………………
6. 1. 4 道与善 124………………………………………………
6. 2 道德的变迁 125………………………………………………
6. 2. 1 道德变迁的形式和影响 125……………………………
6. 2. 2 道德的风险和阻碍 126…………………………………
6. 3 古人哲学与社会动力方程 126………………………………
6. 3. 1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与社会动力
方程运行的对应关系 127………………………………
6. 3. 2 多样性应对、 适配不确定性——— “ 道法自然”
129………………………………………………………
第 7 章 边界条件与逻辑 133…………………………………………
7. 1 边界条件 134…………………………………………………
7. 1. 1 边界条件的概念 134……………………………………
7. 1. 2 边界条件的获得 136……………………………………
7. 2 逻辑 137………………………………………………………
4
目录
7. 2. 1 逻辑的概念 137…………………………………………
7. 2. 2 逻辑与规律 138…………………………………………
7. 3 边界条件与逻辑的关系 139…………………………………
7. 3. 1 边界条件决定逻辑过程 139……………………………
7. 3. 2 利用边界条件影响他人逻辑结果的方法 141…………
7. 4 利益与危害的运行平衡 146…………………………………
7. 4. 1 利益与危害的平衡点 146………………………………
7. 4. 2 利益、 危害、 规则、 时效的区域运作 147……………
7. 5 文化的作用 151………………………………………………
7. 6 边界条件的改变 152…………………………………………
7. 6. 1 投入使用资源Ⅰ 153……………………………………
7. 6. 2 产生伟大的资源Ⅱ 153…………………………………
7. 6. 3 迁移 156…………………………………………………
7. 7 专利技术的本质 158…………………………………………
7. 7. 1 专利技术的产生 158……………………………………
7. 7. 2 一些人对专利技术的认知 160…………………………
7. 8 解码 “ 性格决定命运” 162…………………………………
7. 8. 1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 162…………………………………
7. 8. 2 改变性格、 命运的路径 162……………………………
第 8 章 降低成功的成本, 提高恶意失败的成本 165………………
8. 1 降低成功的成本 166…………………………………………
8. 1. 1 人们的基本权利趋于平等 167…………………………
8. 1. 2 社会为其成员提供基本保障的水平日益提高 169……
8. 1. 3 社会环境的确定性 170…………………………………
8. 1. 4 维护资源的有效性 170…………………………………
8. 1. 5 有利于资源Ⅱ产生的社会环境 171……………………
8. 1. 6 提供稳定、 可靠的升级通道 172………………………
5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
8. 1. 7 科学技术的进步 173……………………………………
8. 2 提高恶意失败的成本 173……………………………………
8. 2. 1 恶意失败 173……………………………………………
8. 2. 2 如何提高恶意失败的成本 174…………………………
8. 3 民主的作用 175………………………………………………
8. 3. 1 民主的需求 175…………………………………………
8. 3. 2 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 176………………………………
8. 4 两种成本的高低组合所对应的社会效果 177………………
8. 4. 1 成功的成本低, 恶意失败的成本高 177………………
8. 4. 2 成功的成本高, 恶意失败的成本高 177………………
8. 4. 3 成功的成本低, 恶意失败的成本低 177………………
8. 4. 4 成功的成本高, 恶意失败的成本低 178………………
第 9 章 人类社会的教育 179…………………………………………
9. 1 教育的目的及投入与受益 180………………………………
9. 1. 1 教育的目的 180…………………………………………
9. 1. 2 教育的投入与受益 181…………………………………
9. 2 教育的范围及内容 181………………………………………
9. 2. 1 教育的范围 181…………………………………………
9. 2. 2 教育的内容 182…………………………………………
9. 3 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83……………………………………
9. 3. 1 教育内容的问题 183……………………………………
9. 3. 2 教育方法的问题 185……………………………………
9. 4 苏东坡儿时利用资源的实例及启迪 186……………………
第 10 章 必然·或然·人然 189………………………………………
10. 1 必然、 或然、 人然的实验和现象 190……………………
10. 1. 1 必然实验 190…………………………………………
6
目录
10. 1. 2 或然实验 191…………………………………………
10. 1. 3 人然现象 193…………………………………………
10. 2 或然与必然 194……………………………………………
10. 2. 1 或然 194………………………………………………
10. 2. 2 必然 194………………………………………………
10. 3 人然 195……………………………………………………
10. 3. 1 人然的概念 195………………………………………
10. 3. 2 人然的特点及人然形成的要素 195…………………
10. 3. 3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197…………………
致谢 199…………………………………………………………………
· · · · · · (收起)
第 2 章 人的三个本性和人的 “ 三自” 水平 5………………………
2. 1 人的三个本性 6………………………………………………
2. 1. 1 本性懒惰 6………………………………………………
2. 1. 2 本性有欲望 9……………………………………………
2. 1. 3 本性不讲道理 10………………………………………
2. 2 人的 “ 三自” 水平 12………………………………………
2. 2. 1 人的生存状态——— “ 三自” 水平 12…………………
2. 2. 2 人的自然 ( 绿色, 大自然的基色) 12………………
2. 2. 3 人的自主 ( 黄色, 太阳的颜色) 15…………………
2. 2. 4 人的自由 ( 蓝色, 大海之色、 天空之色) 15………
2. 2. 5 提高 “ 三自” 水平的动因 16…………………………
2. 2. 6 提高 “ 三自” 水平的方法、 途径 18…………………
2. 2. 7 奢侈与浪费 19…………………………………………
2. 2. 8 “ 三自” 水平存在的意义 20…………………………
2. 3 个人行为活动与他人 “ 三自” 水平的关系 21……………
2. 3. 1 爱 22……………………………………………………
2. 3. 2 商 23……………………………………………………
1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
2. 3. 3 善 30……………………………………………………
2. 3. 4 平 31……………………………………………………
2. 3. 5 劣 31……………………………………………………
2. 3. 6 恶 32……………………………………………………
第 3 章 社会动力方程 35………………………………………………
3. 1 社会动力方程的内涵 36……………………………………
3. 1. 1 社会动力方程式 36……………………………………
3. 1. 2 社会动力方程式中的倍增函数 37……………………
3. 1. 3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行趋势 37…………………………
3. 2 资源 39………………………………………………………
3. 2. 1 资源Ⅰ 39………………………………………………
3. 2. 2 资源Ⅱ 40………………………………………………
3. 2. 3 资源Ⅰ与资源Ⅱ的关系 47……………………………
3. 3 文化 49………………………………………………………
3. 3. 1 文化对提高人们 “ 三自” 水平的作用 49……………
3. 3. 2 文化的 “ 三性” 及其关联 50…………………………
3. 3. 3 文化对产生资源Ⅱ的作用 54…………………………
3. 4 资源流动 55…………………………………………………
3. 4. 1 差别驱动 55……………………………………………
3. 4. 2 市场经济 58……………………………………………
3. 4. 3 政治引导 60……………………………………………
3. 4. 4 资源流动的管理 63……………………………………
3. 4. 5 差别与等级 69…………………………………………
3. 5 效率 70………………………………………………………
3. 5. 1 社会动力方程中的效率 70……………………………
3. 5. 2 决定社会动力方程中的效率的因素 71………………
3. 5. 3 效率的边界 71…………………………………………
2
目录
3. 6 成果 ( 通货) 72……………………………………………
3. 6. 1 直接成果、 间接成果 73………………………………
3. 6. 2 成果 ( 通货) 的分配 74………………………………
3. 6. 3 成果 (通货) 与维持或提高 “三自” 水平的对接 75…
3. 6. 4 成果 ( 通货) 的转换 76………………………………
3. 6. 5 工作的意义 77…………………………………………
第 4 章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作 79………………………………………
4. 1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作结构和人在社会动力方程中的
位置和作用 80………………………………………………
4. 1. 1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作结构 80…………………………
4. 1. 2 人在社会动力方程中的位置 81………………………
4. 1. 3 社会动力方程中处于不同位置和发挥不同
作用的人 81……………………………………………
4. 1. 4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区域 86……………
4. 1. 5 人从社会动力方程中获得的运行资源和回报 87……
4. 1. 6 人员位置在社会动力方程中的升级 89………………
4. 2 社会动力方程的运行流层 90………………………………
4. 2. 1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经过的 4 个流层 90………………
4. 2. 2 4 个流层的运作和参与者 92……………………………
4. 2. 3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中杰出的人和团队 100……………
4. 3 产出创新成果、 创新产品能力的五线谱及对应的企业
分类 101………………………………………………………
4. 3. 1 产出创新成果、 创新产品能力的五线谱 102…………
4. 3. 2 具有相关谱线能力的企业分类 102……………………
第 5 章 社会动力方程运行的评价 105………………………………
5. 1 成功 106………………………………………………………
3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
5. 1. 1 成功的内涵 106…………………………………………
5. 1. 2 成功的路线图 107………………………………………
5. 1. 3 成功的核心要素 108……………………………………
5. 1. 4 心态、 格局、 情商 111…………………………………
5. 2 社会动力方程参与主体的评价 113…………………………
5. 2. 1 评价要素 113……………………………………………
5. 2. 2 美元的循环与世界范围的资源流动 114………………
第 6 章 社会动力方程与道德 119……………………………………
6. 1 社会动力方程与道德的联系 120……………………………
6. 1. 1 道德 120…………………………………………………
6. 1. 2 寻道、 顺道、 得道、 得道多助 122……………………
6. 1. 3 小赢靠智、 中赢靠德、 大赢靠道 124…………………
6. 1. 4 道与善 124………………………………………………
6. 2 道德的变迁 125………………………………………………
6. 2. 1 道德变迁的形式和影响 125……………………………
6. 2. 2 道德的风险和阻碍 126…………………………………
6. 3 古人哲学与社会动力方程 126………………………………
6. 3. 1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与社会动力
方程运行的对应关系 127………………………………
6. 3. 2 多样性应对、 适配不确定性——— “ 道法自然”
129………………………………………………………
第 7 章 边界条件与逻辑 133…………………………………………
7. 1 边界条件 134…………………………………………………
7. 1. 1 边界条件的概念 134……………………………………
7. 1. 2 边界条件的获得 136……………………………………
7. 2 逻辑 137………………………………………………………
4
目录
7. 2. 1 逻辑的概念 137…………………………………………
7. 2. 2 逻辑与规律 138…………………………………………
7. 3 边界条件与逻辑的关系 139…………………………………
7. 3. 1 边界条件决定逻辑过程 139……………………………
7. 3. 2 利用边界条件影响他人逻辑结果的方法 141…………
7. 4 利益与危害的运行平衡 146…………………………………
7. 4. 1 利益与危害的平衡点 146………………………………
7. 4. 2 利益、 危害、 规则、 时效的区域运作 147……………
7. 5 文化的作用 151………………………………………………
7. 6 边界条件的改变 152…………………………………………
7. 6. 1 投入使用资源Ⅰ 153……………………………………
7. 6. 2 产生伟大的资源Ⅱ 153…………………………………
7. 6. 3 迁移 156…………………………………………………
7. 7 专利技术的本质 158…………………………………………
7. 7. 1 专利技术的产生 158……………………………………
7. 7. 2 一些人对专利技术的认知 160…………………………
7. 8 解码 “ 性格决定命运” 162…………………………………
7. 8. 1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 162…………………………………
7. 8. 2 改变性格、 命运的路径 162……………………………
第 8 章 降低成功的成本, 提高恶意失败的成本 165………………
8. 1 降低成功的成本 166…………………………………………
8. 1. 1 人们的基本权利趋于平等 167…………………………
8. 1. 2 社会为其成员提供基本保障的水平日益提高 169……
8. 1. 3 社会环境的确定性 170…………………………………
8. 1. 4 维护资源的有效性 170…………………………………
8. 1. 5 有利于资源Ⅱ产生的社会环境 171……………………
8. 1. 6 提供稳定、 可靠的升级通道 172………………………
5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
8. 1. 7 科学技术的进步 173……………………………………
8. 2 提高恶意失败的成本 173……………………………………
8. 2. 1 恶意失败 173……………………………………………
8. 2. 2 如何提高恶意失败的成本 174…………………………
8. 3 民主的作用 175………………………………………………
8. 3. 1 民主的需求 175…………………………………………
8. 3. 2 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 176………………………………
8. 4 两种成本的高低组合所对应的社会效果 177………………
8. 4. 1 成功的成本低, 恶意失败的成本高 177………………
8. 4. 2 成功的成本高, 恶意失败的成本高 177………………
8. 4. 3 成功的成本低, 恶意失败的成本低 177………………
8. 4. 4 成功的成本高, 恶意失败的成本低 178………………
第 9 章 人类社会的教育 179…………………………………………
9. 1 教育的目的及投入与受益 180………………………………
9. 1. 1 教育的目的 180…………………………………………
9. 1. 2 教育的投入与受益 181…………………………………
9. 2 教育的范围及内容 181………………………………………
9. 2. 1 教育的范围 181…………………………………………
9. 2. 2 教育的内容 182…………………………………………
9. 3 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83……………………………………
9. 3. 1 教育内容的问题 183……………………………………
9. 3. 2 教育方法的问题 185……………………………………
9. 4 苏东坡儿时利用资源的实例及启迪 186……………………
第 10 章 必然·或然·人然 189………………………………………
10. 1 必然、 或然、 人然的实验和现象 190……………………
10. 1. 1 必然实验 190…………………………………………
6
目录
10. 1. 2 或然实验 191…………………………………………
10. 1. 3 人然现象 193…………………………………………
10. 2 或然与必然 194……………………………………………
10. 2. 1 或然 194………………………………………………
10. 2. 2 必然 194………………………………………………
10. 3 人然 195……………………………………………………
10. 3. 1 人然的概念 195………………………………………
10. 3. 2 人然的特点及人然形成的要素 195…………………
10. 3. 3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197…………………
致谢 199…………………………………………………………………
· · · · · · (收起)
社会动力论(修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动力哲学系统 (寒霜血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社会动力论(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