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转到再现代
【目录】:
总序 1
由中转到再现代——展览理念的生成与美术馆知识的传播(代序) 3
第一章 再雕塑 1
从雕塑到再雕塑 3
永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9
真实就是力量——读任思鸿的雕塑 13
野性的激情——陈文令的艺术 18
有限中寻求无限——傅中望艺术的意义 26
抽离与再嵌入——再论傅中望雕塑的意义 46
雕塑 2012 54
失忆的快感——读黄兴国的雕塑 59
由失忆到空域——读黄兴国的雕塑 62
为宅雕塑:探索转换时代雕塑艺术的另一种路径 66
拥抱未来 73
变幻流动间——读景玉民的雕塑 77
追问——写于“川上楚天”当代艺术展之际 83
一种情怀——谈 @ 武汉 2017:27°角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 85
虚实——读任戎的雕塑 88
欢愉背后的孤独——读蒋铁骊的雕塑 90
中国姿态的未来——读第五届中国雕塑展 94
湖水人城和谐相融——从 27°角到百分百 97
与城市共生的公共艺术 100
孙振华的公共艺术观 103
第二章 中转 105
为什么是中转 107
游走与坚守——湖北当代艺术十年考察 124
数码时代:当代油画发展的新趋向
——关于“物是人非:当代油画邀请展” 134
新时期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 137
当代艺术的文献性、价值及其传播的有效性 144
生命政治与图像记忆 152
多元共生,混搭交融——2011 年中国当代油画概述 157
破坏与重建——2012 年的装置影像艺术 162
聚变:变动中的艺术景象 169
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困境 174
学院的力量——“社会向度——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带来的思考 177
是什么让行为艺术失去了活力 181
为什么是 1960 ? 184
第三章 @ 武汉 193
武汉出事了 195
对于“片段叙事”的思考 199
那年月 202
一段历史——读程昕东的收藏 209
不问为何 213
中国新水墨的十二个趋向 216
墨变与 20 世纪中国之变 221
楔子的力量——读傅中望新作有感 228
空间的狂欢——@ 武汉的意义 241
第四章 再现代 257
再历史·社会主义经验的视觉见证 259
再水墨:2000—2012 年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 267
再肖像——2013 三官殿 1 号艺术展 277
再解读:威尼斯双年展
——2013 年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 279
再学院 284
再聚焦——写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开幕展之际 288
再七拍:一种生活方式 290
再现代:建构符合中国文化性格的现代文明秩序 294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