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台湾艺文大家何怀硕先生的艺术评传。作为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作者以其与何怀硕的通信为切入点,旁征博引,涉及大量对画作艺术本体性的赏析与解读,探讨了其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风格、艺术元素的塑造与运用、构图取景等具体艺术理论问题。此外,书中还涉及何怀硕相关著述、艺术文献的爬梳,对何怀硕的艺术发展脉络、成因、艺术思考等进行全面而立体的释读,凸显了台湾艺术家深厚的家园情怀。本书叙述笔调富含文学性而不失艺术史理论的严谨度和专业度,图文并茂,大量佳构首次公诸于世。
——————
★ 洋洋40万言,旁征博引,精妙的艺术解读,体味“苦涩”的另类美感
作者沉淀十年,以细腻精彩的文笔梳理了何怀硕艺术的发展源流,勾画出何怀硕庞大的精神与艺术体系,既有细细爬梳其艺术流变,进行艺术本体层面的讨论,更有深究其人格魅力,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热忱和堂吉诃德式的勇气的台湾艺文大的家形象跃然笔端,可谓难能可贵的关于何怀硕的重要研究读本。
★ 二十余年书信往来,珍贵的一手资料,承载作者与传主间伯牙子期般三十二载的惺惺相惜
本书作者与何怀硕先生过从甚密,从20世纪90年代的首次通信至今,白驹过隙,逾二十载的两岸书信往来,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一手资料,见证作者与传主间伯牙子期般的惺惺相惜。
★ 收录300幅珍贵作品,高精印刷,还原艺术家作品的丰富层次
300幅图片独家授权出版,部分早期画作鲜为人知。全书采用色泽柔和的精品纯质纸印制,多次精准校色,呈现珍贵图像的诸多细节和丰富层次,体味沉凝涩古的艺术之境。
★ 易英、刘庆和等联合力荐,何怀硕亲笔作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家易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等诚意撰写热情洋溢的推荐语。传主何怀硕亲笔作序,坦言阅读此书,犹如在别人的镜子中看到昨日的自己、今日的自己与依稀可辨的明日的自己。
——————
艺术史不只是艺术创造的历史,也是在阐释中不断生成意义的历史。在《心象与造境》中,初枢昊将自我的艺术认知、与何怀硕的交往,嵌入画家创作的历史语境之中,去理解其创造价值,领悟与视野无可替代。
——易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世界美术》主编、博士生导师)
在这个图像超载的时代,绘画存在的意义何在?我以为,在于以我之心,造我之象。就此而言,何怀硕是我的前辈和同道。初枢昊是相熟的朋友,但没想到他的《心象与造境》一书,能将艺术家的创造灵魂,抉幽发微到如此深度!
——刘庆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0 有用 读史拼命三郎 2024-03-12 11:38:05 广东
这是一本何怀硕艺术评传,作者艺术史学养深厚,能够传达、展现出何艺术作品的内涵。
1 有用 realwsad 2022-07-09 21:22:40
这么好的艺术论集(个人评传)没人看,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