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汉语方言研究 (夜深沉)
- 语言 (Vu M.)
- 个人研习——中文语言学 (漫艺淑)
- 汉语方言博览—综论 (newleft)
- 北大教参-语言、文字2 (李小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woodman 2008-06-26 12:48:06
2008.06.25
2 有用 紫铜 2023-12-29 19:00:53 四川
2023收官
1 有用 Σκρυτινιυμ 2018-08-30 15:01:05
可以大致了解一点考本字,分区,文白读的知识
1 有用 Tvaxvat VJHH 2024-04-09 04:17:06 上海
只能说龙爷是神仙
11 有用 momo 2021-03-16 21:21:24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先生所说“有时小时候留下的一个问题几十年后找到了答案便会一阵惊喜”。以前听老人说“讲柳州话”是ganggun,不明白为什么柳州话是gun,学到语言才明白,就是“军”,ganggun就是讲军(话)。这个属于不是什么知识的常识,但于我而言,却是一个很让我兴奋、激动的点(毕竟大家都不知道)。还有小时候,长辈都把凉薯叫“guo薯”,高中时食堂煮了这个菜,我被同学嘲笑说这是凉薯,guo薯是壮...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先生所说“有时小时候留下的一个问题几十年后找到了答案便会一阵惊喜”。以前听老人说“讲柳州话”是ganggun,不明白为什么柳州话是gun,学到语言才明白,就是“军”,ganggun就是讲军(话)。这个属于不是什么知识的常识,但于我而言,却是一个很让我兴奋、激动的点(毕竟大家都不知道)。还有小时候,长辈都把凉薯叫“guo薯”,高中时食堂煮了这个菜,我被同学嘲笑说这是凉薯,guo薯是壮话,我“夹壮”。那时候信以为真,直到做了方言调查才突然意识到,“葛”不就是[ko³¹]吗?真正对自己的母语柳州话、壮语产生兴趣,是学了音韵学之后,正式开始接触,已经是研二了,相对稍稍有点晚了,可是我突然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