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一直到抗战胜利。《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即收录了梅贻琦先生从1941 年到1946年在昆明主持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务时期的日记(其中有间断和不少缺失)。
日记所记录的时间正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八年的关键时期,真实记录了梅贻琦先生的思考活动、经历见闻。第一,物价飞涨,生活紧张,不少教工兼职增加收入,而学校领导到处筹款,设法增加教职员工补助。第二,经常跑警报,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昆明,日记中有炸毁联大财产,炸死联大职工的记录。第三,校务繁重,梅贻琦先生同时掌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事务繁重可想而知。第四,应酬频繁。为了维持联大,争取科研、教...
(展开全部)
日记所记录的时间正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八年的关键时期,真实记录了梅贻琦先生的思考活动、经历见闻。第一,物价飞涨,生活紧张,不少教工兼职增加收入,而学校领导到处筹款,设法增加教职员工补助。第二,经常跑警报,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昆明,日记中有炸毁联大财产,炸死联大职工的记录。第三,校务繁重,梅贻琦先生同时掌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事务繁重可想而知。第四,应酬频繁。为了维持联大,争取科研、教学经费,提高联大的声誉,一要和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打交道,二是要和金融界、银行界打交道,三是要和军界打交道,四是进行国际联系,接待外国使团、学者,等等。
可以说《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和《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一样,是了解、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也写耀韩),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 长,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
> 全部原文摘录
可以说是倒数几批士大夫的乱世生活细节,梅校长真有君子风,也为看张充和的部分。惊叹理工科出身的校长也有文雅笔调,幽微心情,访山问水,看竹听戏。日记中他身边有许多朋友,相伴相随,交往真挚。对政治保持疏离感,真好。
梅贻琦用日记告诉我们学者记日记的重要性,只要每天记一点儿,积土成山之后也是辉煌的成就。
1. 原来之前出过哦!为啥之前没有读?不过反正不贵…2.还是获得了一些新知识的,比如竟然爱喝酒!很多的应酬,一些家庭生活,一点感情生活。3. 4546年的蛮好看,比如一二一运动那些事。4.一看就是留学过的
小粉丝看偶像日记的观感嘻嘻
上流社会,流水账,还是节选。
> 更多书评 4篇
> 94人在读
> 358人读过
> 2912人想读
订阅关于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21 有用 曼殊 2018-06-26 09:36:19
可以说是倒数几批士大夫的乱世生活细节,梅校长真有君子风,也为看张充和的部分。惊叹理工科出身的校长也有文雅笔调,幽微心情,访山问水,看竹听戏。日记中他身边有许多朋友,相伴相随,交往真挚。对政治保持疏离感,真好。
24 有用 韧勉 2018-09-08 11:54:07
梅贻琦用日记告诉我们学者记日记的重要性,只要每天记一点儿,积土成山之后也是辉煌的成就。
4 有用 夜 2018-06-12 01:14:45
1. 原来之前出过哦!为啥之前没有读?不过反正不贵…2.还是获得了一些新知识的,比如竟然爱喝酒!很多的应酬,一些家庭生活,一点感情生活。3. 4546年的蛮好看,比如一二一运动那些事。4.一看就是留学过的
2 有用 春天的熊 2018-12-07 12:12:27
小粉丝看偶像日记的观感嘻嘻
1 有用 鹿眼果的壳 2021-04-07 13:12:33
上流社会,流水账,还是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