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主要讲述了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而韩石山先生的这种比较研究,在汗牛充栋的鲁研胡研著作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初版至今六年,评论文字仍络绎不绝。当时,恐怕作者自己也未能料到。 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认同基本有三点,一是材料翔实,考证有序;二是观点明确,绝不含糊;三是意犹未尽,留给读者思考空间。有这三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在当今鲁研胡研界,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告诉大家,大学里的派系斗争影响学生的选择。总之,这是一部职场指南类图书。
那时候是看了读者上的摘抄才买来一看,看了书反倒没有那种鞭辟入里的感觉。
为写中外文学通论的课程论文,大约两天读完。只剩最后作者对鲁迅、胡适的文风与社会理念的分析了。 总体上说,书写得有趣,逻辑也清楚。基本上可以说作者建构了法日派和英美派的对立,进而搜罗证据以使立论自洽。 但书的后半部分过分沉溺细节而变得琐碎,反而使得全书基本上只停留在描述层面。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我总觉得能从其背后挖掘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来。 就像孔飞力的《叫魂》一样,它最终揭示了皇帝与官僚的矛盾。... 为写中外文学通论的课程论文,大约两天读完。只剩最后作者对鲁迅、胡适的文风与社会理念的分析了。 总体上说,书写得有趣,逻辑也清楚。基本上可以说作者建构了法日派和英美派的对立,进而搜罗证据以使立论自洽。 但书的后半部分过分沉溺细节而变得琐碎,反而使得全书基本上只停留在描述层面。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我总觉得能从其背后挖掘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来。 就像孔飞力的《叫魂》一样,它最终揭示了皇帝与官僚的矛盾。我想,这种矛盾似乎也存在于两派的论争之中。可能作者志不在此吧。 (展开)
比较有哲理意味的一本书籍。
鲁迅和胡适有很多的可比性,可惜作者都在重复别人的话
> 更多书评 1篇
> 10人在读
> 32人读过
> 29人想读
订阅关于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Erich 2012-08-04 22:36:51
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告诉大家,大学里的派系斗争影响学生的选择。总之,这是一部职场指南类图书。
0 有用 蓝蓝HAHA 2018-08-07 11:00:05
那时候是看了读者上的摘抄才买来一看,看了书反倒没有那种鞭辟入里的感觉。
1 有用 Chase 2020-01-04 16:36:01
为写中外文学通论的课程论文,大约两天读完。只剩最后作者对鲁迅、胡适的文风与社会理念的分析了。 总体上说,书写得有趣,逻辑也清楚。基本上可以说作者建构了法日派和英美派的对立,进而搜罗证据以使立论自洽。 但书的后半部分过分沉溺细节而变得琐碎,反而使得全书基本上只停留在描述层面。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我总觉得能从其背后挖掘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来。 就像孔飞力的《叫魂》一样,它最终揭示了皇帝与官僚的矛盾。... 为写中外文学通论的课程论文,大约两天读完。只剩最后作者对鲁迅、胡适的文风与社会理念的分析了。 总体上说,书写得有趣,逻辑也清楚。基本上可以说作者建构了法日派和英美派的对立,进而搜罗证据以使立论自洽。 但书的后半部分过分沉溺细节而变得琐碎,反而使得全书基本上只停留在描述层面。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我总觉得能从其背后挖掘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来。 就像孔飞力的《叫魂》一样,它最终揭示了皇帝与官僚的矛盾。我想,这种矛盾似乎也存在于两派的论争之中。可能作者志不在此吧。 (展开)
0 有用 年年有余 2013-06-11 18:39:53
比较有哲理意味的一本书籍。
1 有用 deer鹿璐 2014-09-15 10:46:09
鲁迅和胡适有很多的可比性,可惜作者都在重复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