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菲利普·梅勒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Religion, realism and social theory: making sense of society
出版年: 2009-5
页数: 248
定价: 24.00元
丛书: 培文书系·社会理论新视角
ISBN: 9787301151297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Religion, realism and social theory: making sense of society
出版年: 2009-5
页数: 248
定价: 24.00元
丛书: 培文书系·社会理论新视角
ISBN: 9787301151297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已有译制类社科正版实体书 (埃隆坦格利安)
- 开阔视野2 (靜)
- 阅读即是生活 (Azeri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理解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功夫熊猫小碗熊 2013-10-02 12:01:20
翻译略晦涩,但大意可理解。涉及绝大部分当代有影响的社会理论家。坚守涂尔干的社会实在论,认可信息时代和新技术促成新型社会纽带的同时强调社会并未因此被彻底解体或虚化,社会并未死去,其“超灵性”(尽管这一概念有些模糊)不易消散,社会本体即是在人类集体生活的宗教特征守护下“突生”的具有超灵性的现象,宗教结构和认识不能被其他因素化约。认识论上秉持基督(新)教的肉体/灵性观,指出世俗社会实在也来源于新教神学,... 翻译略晦涩,但大意可理解。涉及绝大部分当代有影响的社会理论家。坚守涂尔干的社会实在论,认可信息时代和新技术促成新型社会纽带的同时强调社会并未因此被彻底解体或虚化,社会并未死去,其“超灵性”(尽管这一概念有些模糊)不易消散,社会本体即是在人类集体生活的宗教特征守护下“突生”的具有超灵性的现象,宗教结构和认识不能被其他因素化约。认识论上秉持基督(新)教的肉体/灵性观,指出世俗社会实在也来源于新教神学,坚决反对后现代理论对社会的肢解和对于客观实在/特定道德和正义标准的相对虚无看法。在此统摄下点评各路社会理论,指出后基督国度社会不等于后基督社会,将伊斯兰复兴理解为伊斯兰宗教“超灵性”守护下的社会本体对入侵的受激反应,是一种社会复兴。结论指向保守和宗教复归,从基督教义中发掘道德资源守护社会本体。 (展开)
0 有用 老而弥狂 2019-01-14 12:29:53
本书作为对(伯格和卢卡曼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的批判,反对将知识问题和存在问题相混同,主张“社会实在论”:即使是建构论者也不得不承认存在“恼人的社会事实”,因此社会应当是实在的。这种实在性表现为复杂的、偶发的、必要的、现实的、默会的、复兴的,第2-7章分别总这六个角度展开论述。只看了概述和结论两章,貌似主要是基于对涂尔干的类似观点的阐发,同时使用了丰富的其他文献;算是一部高级文献综述。注意书名原文,... 本书作为对(伯格和卢卡曼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的批判,反对将知识问题和存在问题相混同,主张“社会实在论”:即使是建构论者也不得不承认存在“恼人的社会事实”,因此社会应当是实在的。这种实在性表现为复杂的、偶发的、必要的、现实的、默会的、复兴的,第2-7章分别总这六个角度展开论述。只看了概述和结论两章,貌似主要是基于对涂尔干的类似观点的阐发,同时使用了丰富的其他文献;算是一部高级文献综述。注意书名原文,有助于理解本书的思想。 (展开)
0 有用 shirleykang 2011-06-04 13:43:54
一开始很枯燥,后来键入佳境
0 有用 独孤云平 2011-12-06 21:24:52
文献综述写作的范本
0 有用 江南 2012-12-04 15:36:23
信息量很大的一本书,难以概括,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便是,社会是经不起风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