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上编 《曹沫之陈》疏证
【简1】
【简2】
【简2】背面
【简3】
【简4】
【简5】
【简6】
【简7】
【简8】
【简9】
【简10】
【简11】
【简12】
【简13】
【简14】
【简15】
【简16】
【简17】
【简18】
【简19】
【简20】
【简21】
【简22】
【简23】
【简24】
【简25】
【简26】
【简27】
【简28】
【简29】
【简30】
【简31】
【简32】
【简33】
【简34】
【简35】
【简36】
【简37】
【简38】
【简39】
【简40】
【简41】
【简42】
【简43】
【简44】
【简45】
【简46】
【简47】
【简48】
【简49】
【简50】
【简51】
【简52】
【简53】
【简54】
【简55】
【简56】
【简57】
【简58】
【简59】
【简60】
【简61】
【简62】
【简63】
【简64】
【简65】
附录
《曹沫之陈》释文新编
《曹沫之陈》新编释文意译
下编 《曹沫之陈》综合研究
第一章 原始《鲁语》的一部分
——论《曹沫之陈》的性质
第一节 “就事论事”抑或是“经验总结”
——论《曹沫之陈》的成书年代
第二节 《曹沫之陈》是鲁国史官所作
第三节 《曹沫之陈》系原始《鲁语》的一部分
附:《曹沫之陈》与《国语·鲁语》的文体形式比较表
第四节 从《曹沫之陈》看“语”文体的起源与发展
第五节 关于《曹沫之陈》篇题的一个思考
第二章 论《曹沫之陈》成书的背景
第一节 论《曹沫之陈》成书时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道术将为天下裂”
——论《曹沫之陈》成书时的学术背景
第三章 《曹沫之陈》思想研究
第一节 “修政而善于民”
——《曹沫之陈》的政治理念
第二节 “夫陈者,三教之末”
——《曹沫之陈》论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节 “战有显道,勿兵以克”
——《曹沫之陈》对于战略理念的一个总结
第四章 从口述史到文本传记
——论“曹刿—曹沫”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 关于曹刿—曹沫其人其事的争讼
第二节 关于“曹刿—曹沫”记载的演变
第三节 从口述传说到文本传记
第四节 曹沫史事求真
第五节 上博简中的“曹沫”
附:“曹沫为刺客说”见于诸书之比较表
第五章 周代“尚文”—“尚武”:关于曹沫形象与世风关系的思索
第一节 “尚文”—“尚武”:论周代世风移易问题
第二节 关于周代世风移易原因的分析
结论
附录一 与《曹沫之陈》有关的研究论文
春秋时期鲁国施氏家族探析
先秦时期战功名称问题——上博简《曹沫之陈》的一个启示
附录二 与先秦“语”文体有关的研究论文
“命”与“语”:上博简《吴命》补释——兼论“命”的文体问题
《论语·侍坐》章 正读——兼论《论语》的成书问题
附录三 《曹沫之陈》新编联图版
附录四 《曹沫之陈》与诸书的比较图表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岑菀 2017-05-04 15:25:51
此书作为早期单篇研究的示范 是成功的 只是在出土文献研究领域 不断提到的所谓“过渡”的定性 作为一种理解与叙述的方法论应该得到反思 因为这不仅仍将传世的文本及其思想定为标杆 甚至抹杀了出土文献本应得到的更为细致的研究与重视
0 有用 籀门 2023-06-13 13:13:39 北京
考试复习用,外行看热闹。
0 有用 qwe 2023-06-09 14:49:11 陕西
上博简、安大简《曹沫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