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以翻译家张爱玲的作家、女性、流散者三种不同身份为切入点,探讨张爱玲的创作与翻译的互动关系;分析张爱玲的性别意识对于其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张爱玲作为流散者的生存和精神境遇,以及如何通过翻译表达这一特殊处境。
这是硕士论文吧?!博士论文写得这么平庸,还是名校出身(TSU!),让人无语。张爱玲的跨语际实践今后还会养活不少博士生的,但是,既然要写博士论文,不本着毕其功于一役的企图心,还有做的必要吗?放在整个张爱玲学的视野里看,本书的研究实在没有多少新意,也缺乏深度。论者总是一带而过,还有大量凑数的引用。有些结论也显得仓促草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还行吧,也算热点研究的前沿作品了,而且大部分问题都谈到了,虽然结论都有些浅。就是感觉套理论的痕迹太明显,文风很笨拙。
内容庞杂,影响了论述的深度。书中从流散者视角切入的那章比较新颖。
> 4人读过
> 11人想读
订阅关于译者的介入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Philia 2014-12-26 12:48:21
这是硕士论文吧?!博士论文写得这么平庸,还是名校出身(TSU!),让人无语。张爱玲的跨语际实践今后还会养活不少博士生的,但是,既然要写博士论文,不本着毕其功于一役的企图心,还有做的必要吗?放在整个张爱玲学的视野里看,本书的研究实在没有多少新意,也缺乏深度。论者总是一带而过,还有大量凑数的引用。有些结论也显得仓促草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0 有用 咸心 2017-07-16 20:25:25
还行吧,也算热点研究的前沿作品了,而且大部分问题都谈到了,虽然结论都有些浅。就是感觉套理论的痕迹太明显,文风很笨拙。
0 有用 夜蓝之子 2020-06-11 13:29:03
内容庞杂,影响了论述的深度。书中从流散者视角切入的那章比较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