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2013年度个人推荐 (丁丁虫)
- Fiscal Sociology (Lumpy)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地方政府研究 (那些年代的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丁丁虫 2013-04-06 00:15:45
够分量的博士论文
0 有用 川骆 2011-09-16 20:57:14
还是蛮有意思的啦,很早关注到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追随傅勇、张晏(2007)的文章太多了。
0 有用 Silhouette 2020-12-06 09:59:09
以“财政分权+政治集权”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取得的成就,财政分权提供发展经济的激励,政治集权又引入标尺竞争使得地方官员“为增长而竞争”,演绎思路和实证都做的很好,整体来说是一篇很好的博士论文。but大多数已有文献考察的其实还只是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政治激励在这套理论中始终是一个先验的假设,如果考虑到处于不同权力阶层的官员面临的政治激励异质性,则这一假设的稳健与否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的论证。同时,中... 以“财政分权+政治集权”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取得的成就,财政分权提供发展经济的激励,政治集权又引入标尺竞争使得地方官员“为增长而竞争”,演绎思路和实证都做的很好,整体来说是一篇很好的博士论文。but大多数已有文献考察的其实还只是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政治激励在这套理论中始终是一个先验的假设,如果考虑到处于不同权力阶层的官员面临的政治激励异质性,则这一假设的稳健与否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的论证。同时,中国政府官员的治理责任显然是“多任务”的,地方政府兼具“发展”和“服务”的职能,“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理论的一个关键点还在于认为这种中国式分权将“多目标治理”转变成了以经济绩效考核为主的“标尺竞争”,在发展理念不再“以经济建设为纲”的现在,相应的理论解释也需要进一步的修正。 (展开)
0 有用 无明 2020-08-21 15:25:11
可以,一次不错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