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F.W.克劳夫兹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译者: 宋文
出版年: 2014-4
页数: 26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ISBN: 9787501452101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译者: 宋文
出版年: 2014-4
页数: 26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ISBN: 9787501452101
魔桶的创作者
· · · · · ·
-
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茨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F.W.克劳夫兹(Freeman Wills Crofts,1879—1957),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自幼聪颖,理科成绩优异。十七岁时便在一家铁道公司当见习技师,随后很快成为正式的铁道工程师。一九一九年在养病期间为打发时间创作了首部侦探小说《桶子》,成为侦探文学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共同揭开了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序幕,确立了写实派侦探小说。一九二九年辞职,专门从事侦探小说的创作。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艺术研究院院士,一九四九年开始对《圣经》中的《福音书》进行翻译工作。一九五七年逝世,享年七十八岁。他一生留下了五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均为侦探文学史上的不朽作品。克罗夫兹的作品注重写实性,在证据收集和逻辑推导方面堪称无懈可击,如同数学定理般百无一疏。雷蒙德·钱德勒称赞克劳夫兹是“情节最到位的作家”。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天使的伤痕》《法律与淑女》《中国鹦鹉》《长相别》《亚森·罗平智斗福尔摩斯》
等
。
喜欢读"魔桶"的人也喜欢 · · · · · ·
魔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开创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F·W·克劳夫兹和他的《桶子》(泄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F·W·克劳夫兹,爱尔兰著名推理作家,本是一名工程师,1919年因病放下铁路工程的工作,写起了小说,并于1920年发表了《桶子》(The Cask),《桶子》出版后便空前畅销。值得注意的是:同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发表。两人也共同揭开了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 (展开)
封面封底不见译者的名字
小出版社总是很浮躁,急着把书搞出来,封面封底书脊扉页都不曾见到翻译的名字,最后在版权页的上方终于找到了译者的名字。译者薛雨翻译的算是很好了,题目换成《谜桶》比过去那个《桶子》亮多了。薛雨拿到书不要哭泣。
(展开)


披着推理外壳的悬疑小说
谜桶与其说是一本推理侦探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悬疑小说。 整本小说的推理元素严重不足,反而是剧情的翻转,作者花了不少的心思,怪不得有些书评将这本书归类于社会推理类。 小数的主要脉络,就是跟随着一只藏着尸体的木桶,寻找凶手的故事。其中负责主要侦查职责的人员大概有2拨...
(展开)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群众出版社 (2006)7.0分 328人读过
-
House of Stratus (200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1日)6.9分 280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7.4分 10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100部必读推理小说(欧美篇) (鲸鱼君)
- 褚盟《谋杀的魅影》50 部推理小说推荐书单 (𝕾𝖚𝖓)
- 100部必读推理小说 更新版(欧美篇) (鲸鱼君)
- 校图书馆 (我男我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魔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袖剑党人 2023-03-06 19:49:32 北京
不在场证明诡计的鼻祖,开黄金时代之先河
2 有用 鲸鱼君 2019-02-12 22:00:21
物流公司收到一个桶子,里面竟然有一具女尸。一般的推理小说会设置好几位嫌疑人,最多的能达十几位,但这本小说只有两个:死者的丈夫和情人。丈夫有杀人动机,但有不在场证明;情人没有杀人动机,但没有不在场证明。因此小说简化为AB选择题,侦探则为此在伦敦和巴黎两地调查取证。它是典型的物证推理,把嫌疑人的证词每个环节都拆解开进行验证。 它还有三个侦探,而且还是依次登场。他们查证、取证、论证、反证,全过程都事无... 物流公司收到一个桶子,里面竟然有一具女尸。一般的推理小说会设置好几位嫌疑人,最多的能达十几位,但这本小说只有两个:死者的丈夫和情人。丈夫有杀人动机,但有不在场证明;情人没有杀人动机,但没有不在场证明。因此小说简化为AB选择题,侦探则为此在伦敦和巴黎两地调查取证。它是典型的物证推理,把嫌疑人的证词每个环节都拆解开进行验证。 它还有三个侦探,而且还是依次登场。他们查证、取证、论证、反证,全过程都事无巨细描写出来,所以这本小说看起来非常像侦探的调查笔记,还有一定的实用性参考,比如侦探在调查证人时该如何搭讪,该用什么由头,是该和盘托出还是有所保留,它都有教科书级的示范。 因为我喜欢现实主义推理小说,所以这一本很合我胃口。不过还得吐槽一下:为何罪犯总那么厉害,想模仿谁的笔迹就能模仿谁? (展开)
0 有用 马陆马鹿 2016-12-11 18:28:35
竟然能写到19万字,也是不容易。卧病在床的工程师真能写啊。
0 有用 z55250825 2016-10-08 21:19:55
《黑色皮箱》的灵感来源,其实中间还是有点绕,幸而最后的犯人自白梳理了整个案发过程。桶子的诡计其实总的来说最后的自白还是很明朗的,有点复杂的连环组合。搜查家访为主要流程,不过也不是流于一般小说的家访,而是边推理边针对的家访,这点在之后的鬼贯警部也是一大特色【谜面:码头上发现的一酒桶里装了大量金币以及...一具女尸,在发现人报警之时,一个神秘人前来骗走了酒桶,经过一番波折寻回酒桶之后,牵扯到的则是三个... 《黑色皮箱》的灵感来源,其实中间还是有点绕,幸而最后的犯人自白梳理了整个案发过程。桶子的诡计其实总的来说最后的自白还是很明朗的,有点复杂的连环组合。搜查家访为主要流程,不过也不是流于一般小说的家访,而是边推理边针对的家访,这点在之后的鬼贯警部也是一大特色【谜面:码头上发现的一酒桶里装了大量金币以及...一具女尸,在发现人报警之时,一个神秘人前来骗走了酒桶,经过一番波折寻回酒桶之后,牵扯到的则是三个在众人证词里出现的酒桶,以及一系列对某嫌疑人不利的证据,而另一人则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 (展开)
0 有用 完颜阿骨打 2019-06-12 11:40:28
这本书翻译的很烂,过分平民口语化,以至于把这个经典硬生生的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