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心理治疗师总会遇到这样一群来访者——他们“滴水不进”,任何技术和方法都对他们没有效果,但他们身上又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让治疗师坚持不懈地对他们治疗。他们,就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中所介绍的移情焦点治疗,就是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其优势在于: 可以较长期地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和依恋模式; 可以在个体治疗的情况下进行; 在治疗过程中,以自由交谈为主。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的作者John F.Clarkin,Frank E.Yeomans以及Otto F.Kernberg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团队,其中Kernberg是边缘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制订者之一,这使得本书更具权威性。相信本书能为治疗师们在边缘性人格障碍领域提供一份切实有效的指南。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的创作者 · · · · · ·
-
奥托·克恩伯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克拉金(John F.Clarkin),哲学博士,美国纽约普瑞斯比特伦医院威斯特彻斯特分部人格障碍研究所副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韦尔医学院和医药科学研究生院的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教授。国际心理治疗研究协会前任主席。
目录 · · · · · ·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
疾病分类学的精神分析模式
神经症性人格组织
仇恨的心理病理:力比多驱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二章 边缘病变的治疗—移情焦点治疗的策略
· · · · · · (更多)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
疾病分类学的精神分析模式
神经症性人格组织
仇恨的心理病理:力比多驱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二章 边缘病变的治疗—移情焦点治疗的策略
治疗的对照模式
TFP治疗模式
TFP的策略
整合分裂出去的部分表象
工作的重复性特征
第三章 治疗技术—刻对刻的干预
技术性中立的管理
持续地将反移情资料整合到解释性过程
保持治疗框架
移情分析
解释性过程:澄清、质对、解释
由浅到深推进中的复杂性
在干预过程中的更多成分
治疗师的积极作用
TFP中不适用的技术
第四章 治疗战术—奠定技术的基础
战术1:建立治疗合同
战术2:选择并锁定优先主题
战术3:保持平衡。在扩展病人和治疗师之间对现实不一致观点,与建立共享现实共同基础之间保持平衡
战术4:调整情感卷入的强度
在使用这些战术时治疗师的灵活性
第五章 评估阶段Ⅰ—临床评估与疗法选择
临床评估
疗法适应症
转介进行TFP
TFP合并其他干预方法
第六章 评估阶段Ⅱ—签订治疗合同
协商合同的过程
病人的责任
治疗师的责任
在签订合同期间治疗师与病人的对话
签订治疗合同的个性化方面
合同设定中治疗师通常遇到的问题
从合同到治疗的转换,回到合同化议题
第七章 早期治疗阶段—对治疗框架的测试和对冲动的包容
与治疗师保持关系的能力
控制冲动性和自毁行为
情感风暴与将情感风暴转化进主要客体关系
治疗时间之外的生活
早期会谈的临床实例
第八章 中期治疗阶段—从阵发性退行迈向整合
深入理解主要移情模式
深入理解分裂和努力迈向整合
渗透着性行为的攻击
扩展中期治疗的焦点
第九章 治疗后期阶段和结束
治疗后期阶段
结束
第十章 常见治疗的复杂性
典型的治疗复杂情况
在治疗期间管理自杀威胁和尝试自杀
威胁性攻击和干扰
中断治疗的威胁
不遵从附加治疗
与边缘性人格组织且有性虐待史病人的治疗
精神病性发作
解离反应
抑郁发作
到急诊室就诊
住院治疗
病人打电话
治疗师的离开与有效范围的处理
病人的沉默
躯体化
第十一章 移情焦点治疗的改变过程—理论和实证的方法
我们对边缘性病理的工作模式
有BPD病人的异质性:与治疗相关的亚群体
病人在治疗中的改变
TFP在其他设置下使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同时,在婴儿攻击行为方面,早期的,严重的、慢性躯体疼痛的影响对于婴儿与儿童的强烈且病理性攻击行为发展方面,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慢慢发展出来的攻击的、戏弄性的相互作用,在这些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资料。这些资料丰富了受伤儿童综合征的早期研究,同时也发现受伤儿童发展出了对喜好攻击父母依赖性的增强,当这些儿童成年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会繁衍下去。在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的特定情感负载关系中,对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同时认同,也许会带着角色交替重新激活这种自体-客体关系,这通常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中心问题。 创伤、仇恨与嫉妒之间的关系 临床经验已经帮助我们澄清了创伤、仇恨与嫉妒之间的关系。仇恨——尤其是强烈的原始仇恨,已经渗透到病人经验的各个部分——这种仇恨倾向于产生嫉妒,这种嫉妒通常产生于这样的人群:他们对一个如此痛苦的、破坏性的且是对自己人生的自毁性关系无法掌控。在不是那么极端的环境中,创伤发展出相对的单纯形式,即没有心理病理性嫉妒的临床仇恨。在其他个案中,仇恨来源于早期严重的紊乱体验或是对挫败的过度敏感,这些体验与敏感产生了强烈的对好客体的嫉妒,这些嫉妒本身看起来好像是自愿性的、带有残留的施虐色彩。在这些情况下,病理性仇恨作为次级发展被嫉妒所掌管,仇恨——来自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直接指向被嫉妒客体,同时也指向能提供满足感的客体。 自恋性人格结构本身可能被看做是厚重的性格防御,是为了防御过量嫉妒被激活。因此,仇恨可能不仅在施虐性和创伤性的客体那里直接地被感知,也在带有戏虐残留的好客体那里直接地被感知。病理性嫉妒——倾向于宠爱和贬低爱与善良,因为爱与善良来源于被嫉妒的客体——这让自己产生了自体永存性的挫败感与仇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这种分裂的内在心理组织将它自己强加于个体对世界的知觉上,对世界的知觉是在范畴名称(categorical terms)内被体验的。观点是非常强烈的却不是稳定的。事情非好即坏,但是,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却可以根据突然变化的情境进行改变。这些突然的改变对BPO个体的混乱生活体验起到了作用。如果一个个体感觉到他的朋友对他失望,那么这个朋友可能就立刻被贬低到黑名单里面;而随后的一个积极的体验可能又会重新保持关系。对世界的好的或坏的回应影响到个体的心情:一个单一的挫折可能让所有的事情看起来变得暗淡,导致抑郁心境。一个快乐的惊喜可能使他瞬间变得欣快。好坏的分类在处理世界的复杂性上保持着刻板,几乎无法提供弹性,尤其是在处理人际间的互动关系上。个体不能欣赏状况的微小变化,或不能忍耐模糊性。这使他预先倾向于用他自己的观点进行歪曲,因为外在现实通过他刻板且原始的内在结构被过滤了(例如,与他刻板和原始的内在结构导向一致)。因此,分裂不能提供对生活的成功适应;分裂能解释情绪的和人际间的混乱,以及BPO病人的症状。 回在BPO个体身上,分裂古主导,分裂的每一部分都接近意识;尽管是以不连续的、断裂的和解离的方式呈现。有BPO的个体,尽管是以混乱的方式进行的,但是也能忍耐前后矛盾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神经症性个体身上,任何通过在梦或幻想的形式所呈现的压抑的材料(repressed material)被打断,个体只是单纯地在认知层面上体验,而没有相对应的强烈的情感或渴望。(如果对压抑材料的觉察没有到达意识层面,个体通常会体验到非特定性的焦虑。)然而,有BPO的个体,当分裂的材料进入到意识层面,他们就会以饱满的伴随情感的方式进行反应,导致强烈情绪混乱的体验。“出两套中心所会及 分裂或原始性解离(primitive dissociation),通过投射性认同得到了加固,在边缘性人格组织(BP...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边缘性人格组织的本质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短程动力性人际治疗 9.1
-
-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8.5
-
- 僵局与诠释 9.2
-
- 心理动力学督导 8.8
-
- 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 8.2
-
- 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 9.2
-
- 深入治疗 9.0
-
-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 8.6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
ran (表里如一)
同时,在婴儿攻击行为方面,早期的,严重的、慢性躯体疼痛的影响对于婴儿与儿童的强烈且病理性攻击行为发展方面,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慢慢发展出来的攻击的、戏弄性的相互作用,在这些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资料。这些资料丰富了受伤儿童综合征的早期研究,同时也发现受伤儿童发展出了对喜好攻击父母依赖性的增强,当这些儿童成年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会繁衍下去。在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的特定情感负载关系中,对受害者与施害者...2015-11-10 11:05:09 3人喜欢
-
仇恨总是包含在强烈的苦痛、一个潜在来自坏客体攻击危险的恐惧以及原始投射机制之中,尤其是在投射性认同方面。投射性认同处理的是要忍耐痛苦的情感时遇到的困难。主要通过以下步骤:①对攻击性的投射(在这种情况下);②对已经被投射攻击性的客体,对其恐惧有所增加,③对来自客体的幻想化的攻击性产生的反攻击也有增加;④无意识努力既要诱发客体的仇恨反应,又要控制被感知为仇恨性客体,建立了一个恶性循环。临床情境中的...
2023-01-13 13:18:10
-
这种分裂的内在心理组织将它自己强加于个体对世界的知觉上,对世界的知觉是在范畴名称(categorical terms)内被体验的。观点是非常强烈的却不是稳定的。事情非好即坏,但是,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却可以根据突然变化的情境进行改变。这些突然的改变对BPO个体的混乱生活体验起到了作用。如果一个个体感觉到他的朋友对他失望,那么这个朋友可能就立刻被贬低到黑名单里面;而随后的一个积极的体验可能又会重新保持关系。对世...
2023-01-13 13:03:01
-
-
ran (表里如一)
同时,在婴儿攻击行为方面,早期的,严重的、慢性躯体疼痛的影响对于婴儿与儿童的强烈且病理性攻击行为发展方面,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慢慢发展出来的攻击的、戏弄性的相互作用,在这些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资料。这些资料丰富了受伤儿童综合征的早期研究,同时也发现受伤儿童发展出了对喜好攻击父母依赖性的增强,当这些儿童成年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会繁衍下去。在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的特定情感负载关系中,对受害者与施害者...2015-11-10 11:05:09 3人喜欢
-
ran (表里如一)
在TFP中,第一步是去分析病人的防御。这听起来有些危险,由于防御能容纳焦虑,但是通过治疗框架提供了容纳,可以帮助病人将事情控制在掌控之下,并给病人提供了可以退行的开放空间。然后,下一步对分析性解释的机制与自我反省能力的发展就发生了。TFP是一个重复性过程;没有什么是可以在第一次的时候就被干净利落地解决的。减轻与改变是发生在一个渐变过程中,而且是重复性的循环中。例如,情感风暴起初看起来是不可控制的,但...2015-11-28 21:42:36
-
急性反移情反应在治疗中对作为确认病人内在世界元素的含义非常有帮助。长期的反移情反应是更加问题性的,通常反映了慢性的、未解决的移情和反移情的发展或治疗僵局。
2024-02-13 10:52:50
论坛 · · · · · ·
中文翻译太烂了吧,许维素,我记住了 | 来自西西弗斯欣赏风 | 2020-04-14 15:28:44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万千心理全豆列 (万千心理)
- 心理咨询师必读 (万千心理)
- 精神分析/心理咨询相关 (三浦ウリ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Oracle 2018-04-21 21:45:29
cry for you
2 有用 wymon27 2014-10-10 17:38:13
扣分给翻译纰漏的,希望能够校正后再版。
4 有用 万千心理 2012-06-28 10:27:00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心理治疗师总会遇到这样一群来访者——他们滴水不进,任何技术和方法都对他们没有效果,但又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让治疗师坚持不懈地对他们治疗…本书来自于世界上最早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团队,Kernberg是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的制订者之一,极具权威性
0 有用 地球人 2023-04-25 11:34:39 北京
2012肯伯格 13页人格障碍分布表
2 有用 καλόγερος 2021-12-31 12:49:35
必须标一下。边缘症人格的问题在于他们内心扭曲的客体关系配对对外界造成的投射性认同对他们自身而言是错位的,而对于与他们交往的人而言,边缘症人格的自我呈现同样是扭曲的。简而言之,边缘症人格受创伤统辖的无意识冲击的束缚更大,他们无法区分什么是无意识内化的错误认识,什么是真实的客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