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用通畅平实的语言和平民化的视角,纵览明朝君王人生轨迹,将人物细致刻画与俯瞰历史进程融会贯通。使明太祖、明英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熹宗等个性君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面前;将靖难之役、夺门之变、大礼议、明宫三案等明朝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之谜娓娓道来。作者凭借多年的史学素养积淀,秉承“正说历史”的精神,为我们讲述明代十六位皇帝不寻常的传奇故事,亦可从中透视明代纷繁复杂而又活泼生动的历史画面。
正说明朝十六帝的创作者
· · · · · ·
-
许文继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许文继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目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从事徽学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陈时龙
200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后来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明代思想史、政治史。
目录 · · · · · ·
太祖朱元璋
建文帝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代宗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
孝宗朱祐樘
武宗朱厚照
世宗朱厚熜
穆宗朱载垕
神宗朱翊钧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检
附录:明代帝王世系
· · · · · · (收起)
建文帝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代宗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
孝宗朱祐樘
武宗朱厚照
世宗朱厚熜
穆宗朱载垕
神宗朱翊钧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检
附录:明代帝王世系
· · · · · · (收起)
喜欢读"正说明朝十六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正说明朝十六帝"的人也喜欢 · · · · · ·
正说明朝十六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8 条 )

朱元璋与他金木水火土的皇子皇孙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设国号大明,从此开启大明王朝;而后,276年间,明朝共历十六帝,并开创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国富民强的强盛之景......十几年前,入坑《明朝那些事》后,我曾看了不少与这段历史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它们少了些什么。许是这... (展开)> 更多书评 8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家中書藏●朱明满清時期中國疆域 (eien99)
- 书 (W_)
- 历史类 (无产学生一名)
- 明 (小山)
- 明代历史研究 (多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正说明朝十六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率土流觞 2022-03-19 10:43:48
体例跟阎崇年那本差不多,明朝的皇帝要比其他朝聪明的多。
1 有用 CeCi 2022-11-13 08:34:12 北京
提纲挈领捋一遍,容易读,不错。
2 有用 啸谷 2022-02-08 18:51:13
明朝是汉人再一次强大的朝代,给华夏民族创造了很多辉煌,也留下了很多遗憾。这和明朝的十六个皇帝是分不开的,这本书让遥远的历史变得平易近人,可以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感知那个时代。
0 有用 微微笑 2022-02-07 07:16:59
明朝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从草根成长为一代帝王,到后期的闭关锁国的开始,这期间到底是什么导致后来的没落与闭关?从这本书里探寻明朝的发展与没落,寻找历史发展的足迹。
1 有用 刘未 2022-03-21 10:15:56
在封建君主制下,君主个人的品德、脾性、好恶,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统治方式。特别是开国之主所定的治国方略,甚至可以决定整个朝代的精神气质。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卑微,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因此在掌权后尤其注重对官员的管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成为其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而其后,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宪宗又设立西厂,这些特务机关被专权的太监所利用,成为弄权枉法的工具,以... 在封建君主制下,君主个人的品德、脾性、好恶,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统治方式。特别是开国之主所定的治国方略,甚至可以决定整个朝代的精神气质。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卑微,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因此在掌权后尤其注重对官员的管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成为其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而其后,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宪宗又设立西厂,这些特务机关被专权的太监所利用,成为弄权枉法的工具,以致今日人们一提起明朝,首先想到的就是宦官专权,这其中自然与朱元璋所定下的祖宗法制脱不了干系。甚至于说,一直到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不是亡国之君而亡国”,这其中也有其效仿朱元璋的影子——皇权在握、猜忌臣属、刚愎自用,最终落得“有君无臣”,以一个主观上励精图治的君王落得客观上国破家亡的下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