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律是公正善良之术”(塞尔苏斯) / 006
第一节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 / 010
第二节“哲学王”与“次善的法律统治” / 018
第三节“人天生是一种城邦的动物” / 027
第四节“顺乎自然而生活” / 035
第五节“法学是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 / 044
第二章“法律是神的智慧所抱有的理想”(托马斯·阿奎那) / 060
第一节“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 / 064
第二节“必须信奉本地的神及英雄,每年祭祀,其礼节务必遵循祖先所行者” / 077
第三节上帝之城与永恒之法 / 087
第四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 099
第五节“西方法律科学是一种世俗的神学” / 106
第六节“在教会与国家之间建一堵隔离墙” / 115
第三章“法律是正当理性的命令”(格劳秀斯) / 126
第一节“政府的正当权利,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 130
第二节“自然法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趋向完善的能力” / 136
第三节“主权豁免是公民自由做出的必要让步” / 149
第四节自由与平等的“最大最小值” / 156
第五节“要保护人民的自由,就必须分权,以权力制约权力” / 167
第六节自然法系“改变世界文明的一般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 175
第四章“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黑格尔) / 186
第一节“权利科学研究的是有关自然权利原则的哲学上的并且是有系统的知识” / 190
第二节“人唯有在所有权中才是理性的存在” / 202
第三节“联合体的组织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关系而言,便组成一个国家” / 219
第四节“普遍和持久的和平是权利科学最终的意图和目的” / 232
第五章“法律仅仅是统治者所命令的东西”(朱利叶斯·穆尔) / 240
第一节“法律的目标就是增进社会总体幸福” / 244
第二节“法律是主权者的一种命令” / 255
第三节“法律科学的关键是第一性规则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 / 263
第四节“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律” / 275
第五节“持枪抢劫的情形” / 283
第六章“法律是缓慢、逐渐、有机地发展的结果”(萨维尼) / 298
第一节“历史是永远可尊敬的老师” / 302
第二节“法律决定于民族精神” / 306
第三节法律发展的“个别判决、习惯和法典”模式 / 315
第四节“从身份到契约” / 325
第五节“历史观中的因果律只是人们心理的一种推断” / 338
第七章“法律的中心是社会或社会秩序”(埃利希) / 352
第一节“法律发展的重心在于社会本身” / 356
第二节“法律是一门地道的预测的科学” / 365
第三节“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 / 378
第四节“为权利而斗争” / 385
第五节《法律和现代精神》 / 395
第八章“自然法是允许我们评价实在法,衡量其内在正义的标准”(韦基奥) / 406
第一节“人权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法” / 410
第二节“法律的道德性” / 436
第三节“作为公平的正义” / 441
第四节“认真对待权利” / 450
第九章“教授们的游戏”(杰克森) / 460
第一节批判法学运动所谓的“毁灭” / 464
第二节经济分析法学的“公正”和“效率” / 475
第三节欧洲结构主义的“符号学法学” / 505
· · · · · · (
收起)
0 有用 vandheerlorde 2020-05-04 02:39:56
集中精力读完这本书,不禁有些唏嘘。当时研一刚入学爱国教授来学校作讲座,一口京片普通话令人印象深刻,结尾提问环节我还还专门提了一个问题,爱国教授怎么回答的已经记不清了。如今我已研三快毕业了,赶的考博,才又把这本书拿出来好好复习一遍。就用书中介绍的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大家霍姆斯的话来给阅读这本书关个门吧,法学最深刻的意义和力量在于倾听宇宙的回响,领悟天人合一。
0 有用 奋斗的小修 2020-07-07 11:21:53
因找不到刘星的西方法理学作品,来读了徐老师的书。每篇开头会有相关法学家的图像和名言,可以感受下这一法学流派的“气质”。整个作品八分叙述,两分评论,难度由浅入深。不由感叹西方法理学的庞杂,以及内外脉络的复杂。最难懂的部分无疑是康德和黑格尔的哲理法学派,简直是劝退之作。但和刘星的作品相比,各篇之间的起承转合还是薄弱了些。
1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0-10-28 10:33:58
“从遥远的古希腊时期至今,西方法律思想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演进,各种理论与观点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与看待自我的方式与角度,作者从中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名家思想与流派,以平易生动的语言描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审慎客观的态度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评价,并结合情境式设问与读者互动思考,是一部有深度、有态度、有新意的法律文化佳作。”
0 有用 Hanoch 2021-03-29 17:20:09
老实讲作者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认知深度实在让人失望。抛开意识形态所塑造的政治正确来说,通过矮化、简化对立思想家理论进而达到批判的目的,在智识上无疑是懒惰的,在学术上无疑是不公的。很多法理学内容和哲学政治学都有明显的交叉。从分析法学派之后的章节就看得不是很深入了,原本还想着以后再啃一遍,但人老了一岁以后,得承认这书不值得。
2 有用 造 2022-04-21 10:50:57
菜菜推荐 报菜名式的讲解😢,感觉有些泛而没有展现出深层逻辑关系,章节标题和内容有时候不相符,难怪这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