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鲁敏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十月文化
出版年: 2012-6
页数: 35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经典文化:鲁敏作品
ISBN: 9787530212110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十月文化
出版年: 2012-6
页数: 35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经典文化:鲁敏作品
ISBN: 9787530212110
内容简介 · · · · · ·
化工厂会计苏琴和工人丁伯刚两个单亲家庭相遇了。苏琴每周六带着孩子们到丁家,两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每周三苏琴都要去丁家过夜,丁家待业的儿子丁成功和苏琴漂亮、一心读书上进的女儿晓蓝产生了朦胧的恋情。苏琴发现两人的爱情苗头后,不能容忍女儿嫁给不成功的丁成功。丁伯刚越来越嗜酒,在工厂下岗、买断工龄的浪潮中死去。丁成功和晓蓝在爱情的相思和世俗成功学的夹缝中痛苦挣扎。最终,怀有身孕的晓蓝毅然放弃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家庭,去找丁成功…
六人晚餐的创作者
· · · · · ·
-
鲁敏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鲁敏,上世纪70年代生于江苏东台,在乡下长大。十一岁离家寄宿,十四岁求学省城,十六岁父亲去世,十八岁开始工作。历经营业员、小干事、企宣、记者、秘书等职。二十五岁决意写作,欲以小说之虚妄来抵抗生活之虚妄。已出版《纸醉》、《取景器》、《惹尘埃》、《离歌》、《伴宴》、《此情无法投递》、《百恼汇》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中国作家奖、《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小说双年奖、未来大家TOP20等。并有作品译为德、法、俄、日等文字。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亲和的、近乎是优美的场景,让晓白快活起来,他轻浮而浪漫的想,这多么像一场春游,到坟地春游。。。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3) -
可以庆幸的是,不管多么鲁莽的决定,都有珍珍在后面撑着呢,因为她还有个更夸张的假肚皮需要解决!说真的,她都可以想象那个画面:她与珍珍,一拍即合地达成约定,像两个不怕死的战士,分别抱着他们一真一假、炸弹般的大肚子,向左走,去找黑皮,向右走,去找丁成功,各自寻找修复和赎罪的可能。祈求爱的怀抱...... 众鱼所指向的根部,就要在面前打开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新经典文化:鲁敏作品(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荷尔蒙夜谈》《六人晚餐》
。
喜欢读"六人晚餐"的人也喜欢 · · · · · ·
六人晚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随便翻开就读下去吧~~~
我是家人说的那种眼窝浅的人,爱流泪,但看书时,心里憋得慌的时候多,真流泪时少,读过的书,翻开一张随便看就看哭了的更少,记忆中好像读《活着》时这样,这次是鲁敏的《六人晚餐》。 爱真是永恒的话题,但是长不过生活。昨天的日子,就算今天翻不了片儿,还有明...
(展开)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孟爷爷推荐 | 来自at人山人海 | 5 回应 | 2013-01-30 16:42:00 |
这书的简介难道不是剧透么? | 来自Tahiti | 4 回应 | 2012-09-10 18:06:5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8.2分 8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 ̄▽ ̄)~ (Spheniscidae)
- 2012年華語圖書推薦榜 (451½°F™)
- 《南方周末》2012年度致敬图书书单 (安乐村小黄狗)
- 十月文化 (新经典)
- 中国小说排行榜历届获奖作品(长篇) (spartac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六人晚餐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明海 🐾 2017-08-06 14:23:15
回望童年并试图理解彼时的成人世界,费力地和解,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最终还是保护了自己,封藏成人世界的不堪。语言有特点,但需精进形容词的用法,鲁敏用词多肉感,用俊游往复的手法抚摸揉捏对象,所以行文有时美妙富有快感,但一旦拿捏不准,自以为得意,旁人观来却像苍蝇绕着肥肉,讨嫌而多余。
3 有用 余渔与鱼 2012-09-14 08:10:21
因为孟飞推荐,我就买了一本。我认为一般。言辞间的修饰太繁琐,我不喜欢这样的文风。单就故事而言,还不错,各个击破互为呼应,每个人的内心都检视了一遍,里面总有一些共同点能激发出认同来。这书只是无聊时看看,不值得购买。
1 有用 吃毛衣的鬼 2014-10-29 20:12:26
有种东西 比苦还涩
1 有用 江凌 2017-12-16 00:37:24
作者喷涌的灵感大概是在第一章节被用尽了吧,惊艳也仅在第一章节,同一个故事六个人讲,这样的结构很容易导致重复和啰嗦,可惜作者没能避开这个陷阱。
2 有用 某条街 2017-04-28 07:26:32
教科书般的省级作协女副主席代表作,严歌苓啥事没干就得到了地位上的升格。标题很吸引人,开篇并不怎么吸引人。语言从始自终都在滥用,人体分泌物与脏话偶尔出现在整体考究的氛围中,体现出这是力求突破的严肃文学,然而脏话和考究大半都没用对地方。不说别的,对于六人晚餐和丙烯大爆炸的描写(原型为2010年南京728爆炸事故,这倒值得赞许),本来是躺着也可以出彩之处,却轻飘飘来回逡巡,不切实质。文中关键之处还数次出... 教科书般的省级作协女副主席代表作,严歌苓啥事没干就得到了地位上的升格。标题很吸引人,开篇并不怎么吸引人。语言从始自终都在滥用,人体分泌物与脏话偶尔出现在整体考究的氛围中,体现出这是力求突破的严肃文学,然而脏话和考究大半都没用对地方。不说别的,对于六人晚餐和丙烯大爆炸的描写(原型为2010年南京728爆炸事故,这倒值得赞许),本来是躺着也可以出彩之处,却轻飘飘来回逡巡,不切实质。文中关键之处还数次出现“口渴饮水,水即干枯;伸手取果,果即消失”这样试图人生哲学的句子,读来也有强烈人造感的尴尬。书的优点在于结构,六个人六部分,每一个新视角都给原本单薄的故事带来一些新内容,读到中段便容易推进读完。六人的共同特色就是丧,爬到中产了还是丧,作者通篇想写的也是丧,这倒挺对豆瓣胃口的。不知道电影要怎样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