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從事《古文字詁林》排印過程中古文字集外字檢索工作,沒有料到的是,*終不得不靠著數據庫來“救命”。這樣一個具體個案,給了作者深刻的觸動和啟示,促使他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學術評估:做成一個有意義的數據庫,比寫一篇論文更重要。這個集子就是劉志基教授二十年來從事古文字數據庫建設工作的一些記錄和總結。按照內容大類,分為四篇:其一曰“理論方法”,大抵討論基於數據庫的古文字研究理念、思路乃至操作方式;其二曰“字體研究”,主要彙集基於數據庫的古文字字體研究方面的若干專題文章;三曰“偏旁分析”,收錄基於數據庫的偏旁分析實踐性專論;四曰“異形探索”,主要依據數據庫的定量數據來發現古文字構形中某些特異現象乃至其認識價值。
刘志基,男,1955年4月生于上海。“文革”期间下乡六年。1978年2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字学”(第二期)学科带头人,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RG)古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研制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文字学;古文字的数字化开发研究;先秦汉字发展史。
仓促翻遍
> 2人读过
> 14人想读
订阅关于数据库古文字研究论稿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棠棣 2022-11-17 15:36:43 上海
仓促翻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