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2016年出版《刘心武文粹》26卷。
1 有用 啥 2019-09-04 06:24:46
积极向上,有点红,是一个前面是绝望后面是希望的时代,文笔可以。
0 有用 回到黑格尔 2025-01-05 21:44:50 陕西
哈哈哈
0 有用 轩儿高了 2023-03-11 10:34:39 四川
四人帮民间校内回忆录
0 有用 枕江风 2023-06-05 16:31:43 陕西
“时代的烙印”说起来不免空洞,读起来却如此明显。(谁设计的封面,这么吓人)
0 有用 不善辞 2024-04-15 20:33:09 浙江
毫无必要又命中注定地读完了20篇刘心武的小说。中肯而言,刘心武算不上天赋异禀的大家,但能够看到他对于各种写作技法、叙述方式的尝试和探索,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 虽然在诸多情节设计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甚至荒诞和可笑。但其对于个体偏差、历史惯性等问题还是有所思考的,在暴露伤痕的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反思。 但最值得哀叹的,是那数千万被时代狂风席卷而去的青年,是那些失去“青春”二字的广大年轻人们。 ... 毫无必要又命中注定地读完了20篇刘心武的小说。中肯而言,刘心武算不上天赋异禀的大家,但能够看到他对于各种写作技法、叙述方式的尝试和探索,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 虽然在诸多情节设计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甚至荒诞和可笑。但其对于个体偏差、历史惯性等问题还是有所思考的,在暴露伤痕的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反思。 但最值得哀叹的,是那数千万被时代狂风席卷而去的青年,是那些失去“青春”二字的广大年轻人们。 时代是过去了,但心中的伤痕又该如何弥补呢?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