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推荐】
🪙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史学教授、《欧洲经济史》主编卡洛·M.奇波拉大家小书,从货币、价格等角度解读5-17世纪绚烂多彩的地中海商贸文明!
💵从以物支付的原始货币(食品、香料、布料、珠宝、动物),媲美“美元”的国际货币(拜占庭帝国的诺米斯玛、阿拉伯人的第纳尔、弗洛伦萨的弗洛林、威尼斯的杜卡托)到用于地方日常交易的小额货币,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账簿中的幽灵货币,勾勒一幅丰富多元的地中海世界货币演变全景图!
📐精到巧妙、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一册五万余字,即可理解中世纪地中海世界的金钱规律,掌握古往今来各大文明发展的经济命脉:当人们无法取得钱币也不欲求钱币的时候,社会将走向以物易物;较高的单位价值、内在稳定性、具有十分强大而稳健的经济作为支撑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扮演显赫角色,是催生国际货币的三要素;小钱减色及无法控制它们的数量,或许利大于弊;记账货币的诞生与存续,源于当局未能让流通中的不同面额钱币保持合理和稳定的关系;中世纪文明的两大特征是特殊主义和贵族主义,高昂的交通成本可以解释第一点,高昂的书籍及贷款成本可以解释第二点……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荣誉会长侯建新X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明联袂推荐: “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他的深厚学识和不凡见解……享受跨区域的广泛联系带来的头脑风暴和智识快感。”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面向公众出版的史学佳作,以精到巧妙的叙述方式,从货币、价格等角度解读5-17世纪的地中海商贸文明。他首先概述了中世纪早期地中海周边原始货币的历史,当时盛行实物支付,其他商品与钱币一样,是一种交易手段。之后,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国际流通货币(拜占庭的诺米斯玛、阿拉伯的第纳尔、弗洛伦萨的弗洛林、威尼斯的杜卡托等)及用于日常交易的“小额货币”。他还提到了“幽灵货币”,比如便士,它被用于记账业务,但没有实物等价物。最后,他运用涉及商品、书籍、交通和贷款成本的历史案例,评估价格的相对价值,剖析当时地中海世界的社会状况。如何通过重要的经济元素衡量文明的发展,奇波拉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分析堪称典范。
===
【著译者简介】
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1922-2000),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史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哲学学会、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欧洲科学院成员。主编《欧洲经济史》,著有《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与经济》《人类愚蠢基本定律》《地中海世界的货币、价格与文明》等。
宁凡,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世界历史》编辑,译有《三十年战争史》。
===
【相关评论】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荣誉会长 侯建新
本书作者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奇波拉,横跨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讨论了5世纪初起的原始货币、国际货币、小钱、记账货币、价格等,从中观察欧洲文明的成长,举重若轻,明晰而有趣,简约但不简单。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他的深厚学识和不凡见解。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朱明
奇波拉是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史学家,他主编的多卷本《欧洲经济史》在1990年前后被引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相关的学术研究。他最拿手的研究是前工业时代的欧洲经济与社会,这本大家小书聚焦于地中海世界的货币经济史,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向欧洲以外的读者系统、清晰地介绍了前现代时期欧洲的货币体系。而且,他还超越了欧洲的边界,将视野扩大到地中海世界,包括了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亨利·皮朗的影子,享受跨区域的广泛联系带来的头脑风暴和智识快感。
0 有用 横转中子星 2023-08-09 21:25:59 辽宁
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教会成为了控制欧洲的重要力量。在其中,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货币。以及由货币而形成的贸易,在此时有所减少,但是其也发挥着其自身独特的作用。钱币的交易在这一时期需求非常低迷,将钱币作为资产窖藏起来的需求却异常之高。这是否说明了一种钱币价值或者是使用方式上的变异?因为其原本作为价值符号的形式来存在(其自身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其不能流入市场进行正常的流通,市场中现有的货币又会减少,那么... 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教会成为了控制欧洲的重要力量。在其中,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货币。以及由货币而形成的贸易,在此时有所减少,但是其也发挥着其自身独特的作用。钱币的交易在这一时期需求非常低迷,将钱币作为资产窖藏起来的需求却异常之高。这是否说明了一种钱币价值或者是使用方式上的变异?因为其原本作为价值符号的形式来存在(其自身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其不能流入市场进行正常的流通,市场中现有的货币又会减少,那么如果持续的将钱币从贸易流通中抽出,持续时间太长,最终会造成对于经济本身的损害与影响。虽然在中世纪时期,大多交易已以“以物易物”的形式来实现,但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往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换。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会对于国际间的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
0 有用 老戴 2023-09-13 23:29:18 江苏
一本不错的小册子,多读读意大利人写的历史书总是很有意思,为什么牛顿或欧拉要去负责造币呢?是因为小钱问题?还是便士的幽灵货币问题?13,14世纪的意大利人就已经开始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了呢!
0 有用 ろつう 2023-09-04 16:30:49 河南
0.小书一本,三个小时over,本来以为是物质文明,结果是单纯的经济史论点合集 1.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可选体系”,即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二元并行 2.中世纪的普世主义货币:拜占庭、伊斯兰、佛罗伦萨、威尼斯 3.“幽灵货币”和真实货币(记账和实物) 4.书籍的价格、知识与货币的关系
0 有用 抵门杠 2023-11-14 09:08:08 贵州
很不错的口袋书,在往返宁波的飞机上读完。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分离是常态(很多后来的学者其实没搞清楚);小额货币的短缺一直困扰我们(萨金特后来专门写了一本书去分析),为了便于兑换而发明的幽灵货币(货币的创造过程)以及价格史的重要性(彭凯翔的作品相当于为这一观点在做诠释)等。本书是作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讲座集萃,最早在斯皮格尔的《经济思想的成长》附录里看到,二十多年后终于读到,发现还是... 很不错的口袋书,在往返宁波的飞机上读完。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分离是常态(很多后来的学者其实没搞清楚);小额货币的短缺一直困扰我们(萨金特后来专门写了一本书去分析),为了便于兑换而发明的幽灵货币(货币的创造过程)以及价格史的重要性(彭凯翔的作品相当于为这一观点在做诠释)等。本书是作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讲座集萃,最早在斯皮格尔的《经济思想的成长》附录里看到,二十多年后终于读到,发现还是很有启发。 (展开)
1 有用 五花王 2023-09-21 12:25:21 北京
实际上篇幅很短,大约四万字,是讲座的讲稿,首版于五十年代。可以作为了解这一时期社会风貌和经济问题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