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Motherless Brooklyn
译者: 姚向辉
出版年: 2011-8
页数: 350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乔纳森·勒瑟姆作品
ISBN: 9787549506002
内容简介 · · · · · ·
他是孤儿,是妥瑞氏症患者,也是业余侦探,
他在触碰世界,掌控世界,用语言覆盖世界。
一部会让你读上瘾的经典小说:1999年《纽约时报》畅销书;1999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1999年《时尚先生》年度最佳小说;1999年沙龙图书奖获奖作品;2000年金匕首最佳犯罪小说奖获奖作品;2008年入选《卫报》“死前必读1000本小说”;同名电影即将由好莱坞天才影星爱德华•诺顿编剧、导演兼主演。
莱诺尔是布鲁克林圣文森孤儿院的孤儿,从小就患有罕见的妥瑞氏症,这个疾病使得他产生狂吠、拍打、自言自语等异常行为。被视为怪胎的他和另外三个男孩被挑选出来,为敏纳•弗兰克的出租车行兼侦探社工作。那种异于其他孤儿的优越感,让这四个男孩成为了一个小团体,他们忠心耿耿地效忠于敏纳•弗兰克。有一天,弗兰克被杀,莱诺尔这四个孤儿的世界也被整个翻转过来。一连串问题接连发生,各种各样...
他是孤儿,是妥瑞氏症患者,也是业余侦探,
他在触碰世界,掌控世界,用语言覆盖世界。
一部会让你读上瘾的经典小说:1999年《纽约时报》畅销书;1999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1999年《时尚先生》年度最佳小说;1999年沙龙图书奖获奖作品;2000年金匕首最佳犯罪小说奖获奖作品;2008年入选《卫报》“死前必读1000本小说”;同名电影即将由好莱坞天才影星爱德华•诺顿编剧、导演兼主演。
莱诺尔是布鲁克林圣文森孤儿院的孤儿,从小就患有罕见的妥瑞氏症,这个疾病使得他产生狂吠、拍打、自言自语等异常行为。被视为怪胎的他和另外三个男孩被挑选出来,为敏纳•弗兰克的出租车行兼侦探社工作。那种异于其他孤儿的优越感,让这四个男孩成为了一个小团体,他们忠心耿耿地效忠于敏纳•弗兰克。有一天,弗兰克被杀,莱诺尔这四个孤儿的世界也被整个翻转过来。一连串问题接连发生,各种各样的人物、黑人侦探、禅堂里的老师、日本黑帮等相继出现,他们四个人之间不断发生磨擦。莱诺尔这个怪胎开始不顾一切地游走在各种人物之间,发誓要解开谜团。
——————
透过一个跟我们不一样的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会看到一些平常所谓健全的人看不到的,尤其是像纽约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从这样的一个主角眼中看出来,的确充满了我们平常所看不到的光泽、看不到的颜色,我在阅读《布鲁克林孤儿》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乐趣。
——蔡康永在“周二不读书”中推荐
年度最佳小说,十分新颖,让人深深感动。
——《时尚先生》杂志
充满了机智的对话和情节转折……一次引人入胜的历险。
——《卫报》
一个侦探故事,一幅敏锐的布鲁克林图景,一部重新讲述的《雾都孤儿》。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是个妥瑞氏症患者,他的讲述如此具有巴洛克风格,就连菲利普•马洛也会感到羞愧,向他致敬。
——《新闻周刊》
布鲁克林孤儿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乔纳森·勒瑟姆 Jonathan Lethem,1964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少时,他沉迷于鲍勃·迪伦的音乐,钟情于《星球大战》,读过菲利普·迪克的全部小说。1982年,勒瑟姆从本宁顿学院退学,怀揣四十美元,从科罗拉多搭便车穿越一千多里的荒漠与山岭,来到加利福尼亚。在加利福尼亚,他为一家二手书店工作,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写作。
勒瑟姆是美国当代最具创造力、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杂糅了科幻、推理的元素,又能推陈出新,突破类型小说的限制,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深受读者欢迎,时常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也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世界奇幻奖、金匕首奖、麦克阿瑟奖等众多大奖。主要作品有《枪,偶尔有音乐》、《布鲁克林孤儿》、《孤独堡垒》、《久病之城》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到此刻的人生故事大致如此: 老师看着我,仿佛我是个疯子。 社工看着我,仿佛我是个疯子。 那男孩看着我,仿佛我是个疯子,然后出手揍我。 那女孩看着我,仿佛我是个疯子。 那女人看着我,仿佛我是个疯子。 那位黑人重案组警探看着我,仿佛我是个疯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9页 -
语境决定一切。不信的话给我换身衣裳看看。我是游园会的吆喝师傅,是拍卖场的主持人,是闹市区的表演艺术家,是神灵附体的乱语者,是提案受阻的醉酒参议员。我有妥瑞氏症。我的嘴巴一刻都不肯停歇,尽管多数时候我只是低语或默念,就像我正在大声朗读,喉结不住跃动,上下颚的肌肉颤抖着,如同面颊底下埋了颗微型心脏,声音沦为囚徒,悄然逸出的字词仅仅是它们自己的幽魂,是没有气息和音调的空壳。(让我当《迪克·特雷西》故事中的恶棍,我肯定选“嘟囔”无疑。)失去声音的字词冲出我宛如丰饶之角的大脑,去世界的表层溜上一圈,像琴键上的手指,温柔地拨弄现实。爱抚现实,触碰现实。它们是隐形的维和军队,是崇尚和平的游牧部落。它们没有恶意,旨在调解、诠释、按摩心灵。它们在所有地方消除不完美,头发要梳理整齐,鸭子要排成一行,草皮要时时更换。给餐具编号,一一擦拭锃亮。轻轻拍打老妇人的臀部,招来格格笑声。只是——唉,阻碍就在此了——等它们觉得完美已经过度,等世界表层已经打磨光滑,老妇人也都一个个心满意足,这时,我这支小军队就要造反,就要烧杀劫掠了。现实需要这儿那儿有个毛刺,地毯需要瑕疵。字词开始神经兮兮地拉扯线头,寻找能用力的位置,能下手的弱点,能攻击的耳朵。于是,那种强烈的欲望来了,催逼我在教堂叫嚷,在托儿所叫嚷,在坐满人的电影院叫嚷。开始只是小小的瘙痒而已,无关紧要的小小瘙痒,但很快就化作受到阻拦的激流,大坝受压变形。诺亚的洪水。这样的瘙痒就是我的全部生活。说着说着它又来了。捂住耳朵吧,打造方舟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布鲁克林孤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布鲁克林孤儿"的人也喜欢 · · · · · ·
布鲁克林孤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关于《布鲁克林孤儿》电影改编权的只言片语 | 来自星期天先森 | 5 回应 | 2022-05-31 16:56:29 |
跟那个有妥瑞症患者的电影有区别么 | 来自momo | 1 回应 | 2012-12-12 23:10:5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Doubleday (1999)暂无评分 18人读过
-
天培 (2002)7.4分 33人读过
-
Random House Inc (2000)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 (Josephine)
- 理想国 书香2012 (理想国imaginist)
- 北发图书网豆瓣网友优惠活动书目 (飛鳥)
- 2011年7.1~8.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1000本人死前要读的书 Crime部分 (柏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布鲁克林孤儿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狂笑连连 2012-08-17 01:58:41
不是很喜欢“文学性很强”的推理小说,这本除外。很简单的主线故事,但作者强大的功底把“妥瑞症”简直提升到一种世界观的角度,文字辛辣,“去TM的”劲儿铺面而来。抽搐、隔绝、如同从门缝里透进一线光的温暖,光的熄灭,追寻,光的暗面,复仇,生活继续。
0 有用 霏昀 2011-11-30 08:57:21
硬汉派。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主人公是个神经病。在你看过马洛、马修之后,你就会觉得这简直是神吐槽!当然情节推进依然是硬汉派典型的无逻辑式。
1 有用 Bigteeth 2011-09-29 07:12:15
病态而明快的语言,如黑暗天幕上的烟火。
2 有用 天蓝蓝 2018-03-03 09:53:14
推理故事果然还是侦探小说更好看。之所以国外评价高,观看秽语症的猎奇也是一部分原因吧?可是翻译之后这部分反而就超无聊啊……
0 有用 元非 2013-04-06 17:31:50
比《枪,偶尔有音乐》进步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