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骈文理论
3 走进象牙之塔——骈文与中国传统文化
14 六朝诗赋文的同步骈化与文体互融
31 古代骈文与骈偶理论的文学史价值
48 论骈文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蕴
61 骈文名称的演变与骈文的界说
74 从文化史角度看骈文的产生
85 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
97 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与骈文思想
108 20 世纪前期骈文学学术发展述论
126 关于清代骈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编 骈文史
141 从早期文献的骈偶现象看骈文文体存在的民间文化观念
的基础——骈文生成于民间说初论
154 论唐代骈文的流变
183 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9 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以上林唐
碑《大宅颂》和《智城碑》为例
214 王勃《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异文体文本的互文性
对读
226 论宋代四六话的兴起
237 “四六”指骈文之形成与接受过程考述
253 从“话”的文本特性看宋四六话的博杂特点
272 宋代“四六话”产生与“诗话”关系考
286 王铚骈文典故理论考说
292 “伐山”“伐材”之喻与“生事”“熟事”之法——王铚
《四六话》的骈文典故理论之源、影响及价值
304 骈文文论:从辞章之论到气韵之说——兼论朱一新“潜
气内转”说的内涵、来源与价值
326 《历代骈文研究文献集成》的缘起和总体构想
336 后 记
· · · · · · (
收起)
3 有用 喝水没烦恼 2022-10-23 16:26:07 重庆
上编骈文理论都是口水话,重复还多;下编骈文史的个例研究十分扎实。骈文研究太过薄弱,个例研究多了才敢开始写史。在没有很多个例研究支持的情况下,直接开展分期、总论之类的研究,无异于盲人摸象。
0 有用 弦歌 2019-12-27 13:28:04
3分给标题,2分给内容,没有系统性,没有整体性,更觉得像为了晋升职称的口水文
0 有用 霜涯 2019-10-10 10:52:45
基础扎实,但把骈文看得过分孤立自足了
0 有用 柳耆卿 2020-10-29 15:09:49
骈文好美呀,喜欢下编《论唐代骈文的流变》,上编之中有些论述比较重复,毕竟是论文集的选编综合。
0 有用 彼何人斯 2018-09-22 23:29:07
有些文章比較舊,總體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