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奥利维亚·莱恩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 文人与酒的爱恨情仇
原作名: The Trip to Echo Spring: On Writers and Drinking
译者: 何雨珈
出版年: 2016-11-1
页数: 303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斯坦威人文丛书
ISBN: 9787550286443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 文人与酒的爱恨情仇
原作名: The Trip to Echo Spring: On Writers and Drinking
译者: 何雨珈
出版年: 2016-11-1
页数: 303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斯坦威人文丛书
ISBN: 9787550286443
内容简介 · · · · ·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人和酒似乎总是分不开的。酒可助兴,可去愁,是灵感的源头,也是病痛的开始。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这六个男人的一生都在与酒与混乱不堪的命运纠缠,他们从纽约喝到巴黎,从深夜痛饮至黎明,在酒吧和戒酒互助会两头缠绵,可同时他们也写出了世间最美的作品。在《回声泉之旅》中,奥利威亚·莱恩从纽约出发,一路南下到基维斯特再北上西雅图,带我们探寻在这六个人传奇的一生中,酒与灵感的密切关系。褪去酒瘾作家的神秘外衣,他们那天才般的创造力是以什么为代价得来的呢?
回声泉之旅的创作者
· · · · · ·
-
何雨珈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奥利维亚·莱恩(OliviaLaing) 英国记者、作家。曾担任《观察家报》代理书评编辑。在《观察家报》 《新政治家》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和《卫报》上多次发表文章和书评。出版的书有《沿河行》《孤独的城市:形单影只的艺术》等。曾获得麦克道威尔奖学金、艺术委员会和作家基金会的津贴作为本书创作基金。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回声泉”不过是一个酒柜的绰号,因为里面装的波旁酒的牌子是因“回声泉”而得名。然而,其象征意义却完全不同:也许是一切归于寂静;也许是心中苦念的消褪;至少,在喝下那一口琼浆玉露时,这个世界暂时只剩下欢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酒精是“巨人杀手”,令你欲罢不能的毒药。这话直击人心,如同《麦克白》中,门房那番关于酗酒的言辞:“所以多喝酒,对于淫欲也可以说是个两面派:成全它,又破坏它;捧它的场,又拖它的后腿;鼓励它,又打击它;替它撑腰,又让它站不住脚;结果呢,两面派把它哄睡了,叫它做了一场荒唐的春梦,就溜之大吉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斯坦威人文丛书(共2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托马斯·杰斐逊与海盗》《天文学家的女巫案》《以古驰之名》《天才、狂人与梅毒》
等
。
喜欢读"回声泉之旅"的人也喜欢 · · · · · ·
回声泉之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我是一个真正的酒鬼,就像我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也许是一切归于寂静,也许是心中苦念的消退。至少,在喝下那一口“琼浆玉液”时,这个世界暂时只剩下欢愉。 文人与酒,我们从小就对这个话题不陌生。 在中国古代,诗作与饮酒密不可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曹操……他们无一例外都饮酒。 斗酒之余,即兴成诗。当才思枯竭...
(展开)

《回声泉之旅》:酒瓶中的美国文学
文/吴情 中国文化中有所谓“酒局”(通常与“饭局”联系在一起,毕竟不能单纯只喝酒、不吃饭),觥筹交错之间,一桩桩生意便已告达成。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酒则在文学殿堂中占一席之地。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两男两女在饭桌上谈天说地,几...
(展开)

通过文学来探究人类的历程与所知 ____读《回声泉之旅:文人与酒的爱恨情仇》
回声泉,美好的名字,即是酒柜的绰号,也是一种信仰,希望一切归于寂静和欢愉。“回声泉之旅”,也是“酗酒者之旅”。 酗酒并不是作家群体独有的现象,作者之所以想通过作家群体来揭示酗酒对人的伤害,是因为酗酒的作家们出于职业特点,将酗酒者遭受的各种苦难和折磨付诸...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icador (2013)8.0分 15人读过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2)7.7分 1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❾书单:守望的精神角落:淘书之乐 (无心恋战)
- Slate:过去25年最佳50本非虚构 (鹿鸣之什)
- “这个作者中文好” (仙境兔子不忘记)
- 2017年书目 (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回声泉之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十四卷 2017-02-25 16:17:40
回声泉的呼唤,是让人远离死亡,还是离死亡更近?
1 有用 Wendy 2017-04-07 00:26:30
在酒鬼浑浊不堪的脑袋中,这本书是清脆的一击声响。
1 有用 即兴表演艺术家 2016-12-10 21:34:56
书本身立意很好,作者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只是中文版做得太糟糕了,错别字、人名不统一,原文表示引用的部分似乎都被处理成“某某说……”,跟正文完全没有区隔,读起来真是费劲。
3 有用 airy 2016-12-19 14:48:08
挺有意思的主题,关于写作、醉酒、逃避和回归。但是中文版错别字多到让人愤怒,翻译得也生涩。
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9-09-16 07:37:12
谈作家如何毁灭如何尝试自我救赎的部分很好,完全可以给四星,但是谈自己的部分太多了吧(抱歉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减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