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通往自由之路
出版年: 2015-9-1
页数: 328
定价: 5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
ISBN: 9787560437231
内容简介 · · · · · ·
在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之后,陈志武教授推出了《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如果说《金融的逻辑1》关注的焦点是“富强”,那么,《金融的逻辑2》则把焦点集中于“自由”。面对股市动荡,政府应该救市还是不救?政府应该干预金融市场吗?如何把住政府之手?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吗?为什么老百姓需要消费品,政府却一直在盖大楼?穷政府,富政府,哪个更有利于民主与法治? 为什么说《21世纪资本论》的药方开错了?为什么“货币战争”之类的阴谋论只能让我们自废武功?
陈志武教授认为:基于自由选择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而自由的市场与自由的金融,将会提升每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
金融的逻辑2的创作者
· · · · · ·
-
陈志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波士顿环球报》《巴伦周刊》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CapitalManagement三位合伙人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金融逻辑
第1章 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第2章 货币化与自由
第3章 愈自由,愈发展
第二部分 民富的金融逻辑
第4章 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第5章 “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第6章 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第7章 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第8章 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第9章 把住政府之手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第11章 经济发展要围绕着生活的幸福而展开
第12章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
第三部分 创新的金融逻辑
第13章 金融监管的社会代价
第14章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
第15章 期权工具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第16章 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在中国失灵
第17章 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第18章 强化股票的“股性”,弱化其“债性”
第19章 资本市场催化创新创业
第20章 金融“阴谋论”可以休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政策哲学在过去三十余年很成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当然,在具体的政策决策中,“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只要经济增长,就不必考虑其他”,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头三十年,又恰好碰上了国内外的历史机遇,已经成熟的工业技术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世界秩序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使中国在缺乏相应的法治与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模仿照样能高速发展。于是,这种便利给中国带来“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也能快速增长”的错觉,让中国只顾追求快速发展,并试图靠高速发展对冲或掩盖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所带来的社会正义问题。换言之,“发展是硬道理”到最后成了“靠经济发展来代替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是只要经济在发展,社会正义就不是问题。 可是到现在,国内外的历史机遇逐渐用完,高速发展已经遭遇瓶颈,如果还不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制约政府权力,经济下滑及由此产生的危机将会难以避免像任何政策哲学一样,“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也能快速增长”有其奏效的特殊环境条件,而且短期或许有效但长期不可持续。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其持续奏效的概率就会越来越低,最后甚至酿成危机。中国今天就处于这样的转折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
在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之后,陈志武教授推出了《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如果说《金融的逻辑1》关注的焦点是“富强”,那么,《金融的逻辑2》则把焦点集中于“自由”。面对股市动荡,政府应该救市还是不救?政府应该干预金融市场吗?如何把住政府之手?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吗?为什么老百姓需要消费品,政府却一直在盖大楼?穷政府,富政府,哪个更有利于民主与法治? 为什么说《21世纪资本论》的药方开错了?为什么“货币战争”之类的阴谋论只能让我们自废武功? 陈志武教授认为:基于自由选择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而自由的市场与自由的金融,将会提升每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金融的逻辑2"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金融的逻辑2"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财富的逻辑 1 7.8
-
- 24堂财富课 8.2
-
- 新资本论 6.7
-
- 战略创新者的十大法则 6.8
-
-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 8.4
-
- 货币的教训 8.9
-
- 东亚奇迹的反思 7.5
-
- 宇宙的主人,市场的奴隶 7.4
-
- 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 8.8
金融的逻辑2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国有资产——名义上全民所有,实际上谁都不拥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国有资产——名义上全民所有,实际上谁都不拥有 20190423陈志武《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4星 很多观点在前三本书中已经有了,而且这里讲的还不如前面详细。下面挑一些重点列出来: 以前,个人可以像物品一样被买卖,是儒家“家”文化防范风险的工具(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错觉:‘政府不干预的金融只对富人有利,政府干预... | 来自ihaes | 2022-09-19 15:53:09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 书香2015 (理想国imaginist)
- 改变观念的图书 (秦川不知)
- 读书。非虚构类。投资理财知识储备。 (Vanessa。)
- T (dhcn)
- 金融经济读本 (午夜de玫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融的逻辑2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狗子 2016-03-07 13:21:13
金融经济类读物一定要多看不同经济学家的观点,陈教授明显是西方自由经济学的代表,emmm,应该是新自由主义。
0 有用 S 2018-06-18 15:16:58
因为手机没电错过了加陈老师微信真的是好后悔,写得好好想要全都读一遍~
0 有用 单单 2015-10-27 11:20:42
样书审读
0 有用 wmj 2016-05-05 16:46:57
金融市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金融市场决定社会发展, 对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与分歧, 将决定这本书的意义。我个人认为陈还是应该对逻辑分析中的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再复习一下。
0 有用 echo 2022-03-27 15:48:06
感觉是整理了一些杂志投稿集成出书的,零散,前后并不连贯,内容与书名“逻辑”二字相去甚远,只有配合观点的“观点”,没有阐述理论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