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品方: 湛庐文化
原作名: The Strange Order of Things
译者: 李恒威
出版年: 2020-5
页数: 214
定价: 79.9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达马西奥“情绪与人性”系列
ISBN: 9787572201653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万物的古怪秩序》作者是世界公认的神经科学领袖、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安东尼奥·达马西奥。他在首部著作《笛卡尔的错误》中提出了情绪在理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被广泛应用,使得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的关注点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向,影响深远。
《万物的古怪秩序》是达马西奥“情绪与人性”五部曲的第三本,为读者绘制了一幅颠覆我们以往认知的万物的运转秩序图。本书把情感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其置于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核心地位。通常我们认为是理性、智力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文化,但这本书告诉你,社会和文化的核心推动力其实是感受。达马西奥不仅对我们的情感做了拆解,讨论了思想和心智是如何根植于感受的,还重点揭示了这对艺术、科学、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意味着什么。
本书叙事宏大,视野广博,在回答了意识的诞生、生命的演化、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等问题的同时,还...
[内容简介]
《万物的古怪秩序》作者是世界公认的神经科学领袖、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安东尼奥·达马西奥。他在首部著作《笛卡尔的错误》中提出了情绪在理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被广泛应用,使得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的关注点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向,影响深远。
《万物的古怪秩序》是达马西奥“情绪与人性”五部曲的第三本,为读者绘制了一幅颠覆我们以往认知的万物的运转秩序图。本书把情感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其置于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核心地位。通常我们认为是理性、智力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文化,但这本书告诉你,社会和文化的核心推动力其实是感受。达马西奥不仅对我们的情感做了拆解,讨论了思想和心智是如何根植于感受的,还重点揭示了这对艺术、科学、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意味着什么。
本书叙事宏大,视野广博,在回答了意识的诞生、生命的演化、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等问题的同时,还将世界万物联系并统一在了起来。这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生命、情感和文化起源的新方法,帮助我们重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编辑推荐]
● 经典巨著《笛卡尔的错误》25年后,世界公认的神经科学领袖达马西奥重磅新作!
达马西奥对于情感重要性的全新解读,重新定义了人类和世界,其学说的影响力和开创性堪比薛定谔和沃森对于现代生命科学的影响。
● 重新定义人类和世界,为你带来关于生命、情感和文化起源的革命性洞见。
如果说《笛卡尔的错误》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情绪,那么《万物的古怪秩序》则会大家颠覆对世界的认识。达马西奥大尺度、跨学科的思考方式非常具有启发性。
● 引领多学科交融,开启科学新蓝图。
本书一部跨越神经科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里程碑式的反思之作。在长期的科学分裂之后,达马西奥开创了一种将科学知识重新统一起来的范式,这是一场新的科学革命的开始。
● 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周仁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新发现》杂志主编严锋 ,华大基因CEO尹烨,《自然》杂志联袂推荐!
● 达马西奥“情绪与人性”五部曲之三。
● 湛庐文化出品。
万物的古怪秩序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
· 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 对情绪、感受和意识的神经过程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评为“高被引学者”之一,被认为是现代杰出的心理学家。
· 首部著作《笛卡尔的错误》对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因揭示情感在决策中的关键作用获得热烈反响。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探索情绪与感受的世界 XI
前言 感受开启人类文化传奇 1
第一部分 生命的秩序及其调节
复杂的脑促成了奇异非凡的人类心智,我们发明了笛子,能写诗,有信仰,征服了地球和太空。有趣的是:没有脑或心智的细菌也会捍卫它们的领地,会发动战争,会根据类似行为准则的东西来做出取舍;有“事业心”的昆虫能够建造“城市”,创建“治理体系”和“功能经济体”。
01 人类的状况 8
· · · · · · (更多)
中文版序 探索情绪与感受的世界 XI
前言 感受开启人类文化传奇 1
第一部分 生命的秩序及其调节
复杂的脑促成了奇异非凡的人类心智,我们发明了笛子,能写诗,有信仰,征服了地球和太空。有趣的是:没有脑或心智的细菌也会捍卫它们的领地,会发动战争,会根据类似行为准则的东西来做出取舍;有“事业心”的昆虫能够建造“城市”,创建“治理体系”和“功能经济体”。
01 人类的状况 8
02 不似之处 27
03 内稳态,维持生命兴旺的机制 38
04 从单细胞到神经系统和心智 46
第二部分 组建人类的文化心智
如果你的感受不起作用了,那么你在对事件和物体做出审美和道德的分类时可能就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一旦它被移除,你将不能区别美丽和丑陋、愉悦和痛苦、高雅和通俗、灵性和粗鄙。
05 心智的起源 62
06 心智的扩展 73
07 情感世界 86
08 感受的建构 101
09 意识河流 123
第三部分 文化心智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文化的崛起既要归功于有意识的感受,也要归功于创造性智力。如果早期人类没有负向和正向的感受,那么高级的文化事业,如艺术、哲学探询、道德体系、法律和科学将缺乏一个最初的推动者。
10 文化的诞生 142
11 医学、延长生命和算法 162
12 人类现在的状况 177
13 万物的古怪秩序 195
致 谢 205
译者后记 209
注释与参考文献 213
· · · · · · (收起)
"万物的古怪秩序"试读 · · · · · ·
这本书所讲述的是我的某种兴趣和理念。我对人类情感,即情绪和感受的世界迷恋已久,并花费了多年时光来研究它:人们为何以及是如何做出情绪反应,产生感受,并运用感受来建构自我的;感受是如何协助或阻挠人们实现其最佳意图的;脑与身体交互从而支持上述功能的原因和方式是什么。我想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新的事实和解释。 本书提到的观点非常简单:尽管感受(feelings)是...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髓鞘的缺席创造了什么机会呢?第一个机会是无髓鞘神经纤维对周围化学环境的开放性。现代的有髓鞘神经纤维只能在轴突沿线的少数郎飞氏结处接受化学分子的作用。这些郎飞氏结是髓鞘绝缘体的缺口。相比之下,无髓销纤维则完全不同,它们就像琴弦,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弹拨。这一特性有利于身体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协调融合。 第二个机会更吸引人。因为没有绝缘性,并排的无髓鞘纤维可以用众所周知的旁触传递(ephapsis)的形式传递电脉冲。电脉冲以垂直于纤维的方向进行传导。在神经系统的运行中,尤其是在人类的神经系统中,旁触传递通常不被考虑。基于合理的理由,大多数人把注意放在神经突触上,这是一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传递电化学信号的装置,我们的认知和运动也大多依赖于此,而旁触传递是一种古老的机制,教科书通常也不再提起它。但它很有用,可以说不可或缺。例如,通过放大沿着神经干传递的反应,旁触传递可以改变对轴突的征调。有意思的是,迷走神经中的纤维(它们是传递从整个胸部和腹部到脑的神经信号的主要导线)几乎都是无髓鞘的。旁触传递可能在迷走神经极为重要的运行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8 感受的建构 101 -
事实上,与感受过程相关的外周传送是非常独特的,它不同于从视网膜经由视神经到脑的信号传递,也不同于触觉信号从皮肤经由演化上较现代的精细神经纤维到脑的传递。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传递甚至不是通过神经的,也就是说,它不涉及沿神经元链条的有规则的神经发射。这个过程是由体液引起的:游动在毛细血管中的化学信号浸泡在未被血脑屏障隔离的某些神经系统的区域,并因此能直接将内稳态状况的信息通告给那些脑区。 这个发现意味着,尽管神经元负责将外周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但它们并非独自完成这个任务。相反,它们是有帮手的,它们受到血流中化学分子的直接调节。例如,帮助产生来自伤口的疼痛的信号就被精确地传送到这类背根神经节。综上所述,信号并非是“纯粹”神经性的。通过血流中有影响力的化学分子,身体对这个过程有直接的发言权。同样的影响也出现在神经系统较高水平的脑干和大脑皮层上。穿透血脑屏障是一种协调融合身体与脑的机制。事实上,可渗透性也许最终是周围神经节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特征。对感受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这些事实。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8 感受的建构 10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万物的古怪秩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万物的古怪秩序"的人也喜欢 · · · · · ·
万物的古怪秩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Pantheon (2018)6.9分 21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18)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万物的古怪秩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oldenday 2020-09-11 16:34:48
略读。
6 有用 许黑羊 2020-10-26 16:28:49
达马西奥的书应该先读这一本,获得对意识、神经、自我的整体性认识,然后再读《当自我来敲门》、《笛卡尔的错误》,获得对细节的认知。
0 有用 童童 2023-08-03 11:54:13 四川
了解到我们决策的基础动机来自细胞的内稳态…除此以外就是一个文科生在讲科学理论的云里雾里…被“情绪与人性”三部曲的标题党骗了…
0 有用 Y 2021-12-06 19:40:29
挺宏大的,但是如果没看过作者之前的书可能会觉得写得虚头巴脑没有干货
0 有用 五行缺踹 2021-10-27 16:50:42
核心观点和<暗理性>差不多,包括<笛卡尔的错误>也是,可以粗略的认为讲的是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