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开胃菜
这本书不适合一口气读完,非要一口气看完书中讲述的众多美食,估计会感觉“胀气”,少些小情调。
我就是在坐地铁和饭前的间隙读完它的,每当看完一种美食后,合上书开始期待迎接我的晚饭,感觉便妙极了。如同欧阳应霁所说:“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
书中介绍到了各色野菜,萝卜,苦瓜,豆腐,干丝,栗子,面茶,豆汁儿,菌……昆明菜(气锅鸡、宣威火腿等)提到的较多,源于作者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日子。除了单说食物的烹法外,汪曾祺还穿插着讲述了一些食事,比如在《吃的自由》序中提到“萧衍禁僧食肉”,在《果疏秋浓》中大赞江阴的水果店,因为作者那年正值初恋,说米线时两次提及沈从文常光顾的那家文林街米线店……
书中有三处叫我觉得:“恩,这本谈吃的书还藏着新鲜。”
在《手把肉》中,作者说:“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无与伦比!”看后,当场爆笑。这篇文章载于一九九三年,不知道《大话西游》的编剧是否看过这本书呢?
在《家常酒菜》中,有个名为“炒苞谷”的小标。开篇便写道:“昆明菜,苞谷即玉米。”这不到100字的段落,解开了我对自家名菜“炒苞谷”的疑惑。之前一直以为是我妈独创,因为每当谈及此菜时,对方总会疑惑:“玉米能炒么?”于是,我就为不能向别人表述这道菜的美味而感到遗憾。看到汪曾祺写到“炒苞谷”时,不夸张地说,我找到了“考古”的快乐,同时恍然大悟,是奶奶从昆明把这道菜带给我的。
刚买这本书时,我就看到了有《豆汁儿》这篇,一直忍着没看。我个人在饮食上算得上“海纳百味”了,没有什么讲究。但至今不敢再尝“豆汁儿”。很多人都说:“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不爱喝豆汁儿,不算北京人。”汪曾祺不是北京人,但对豆汁儿评价不差,我就在想,是不是要给豆汁儿一个机会,就像我对变蛋、猪脚、菠菜等一样,从不喜欢到喜欢需要一个过程?遂决定,再去品尝一回!
本书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很多地方略有重复,因为这是散文集嘛~
如果你觉得吃需要态度,并且认为菜谱上昂贵的报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你用心,普普通通的豆腐也可以出美味。那么,在做饭前看上一小段汪曾祺的谈吃,心情便会大好,食欲也将随之而来。
我就是在坐地铁和饭前的间隙读完它的,每当看完一种美食后,合上书开始期待迎接我的晚饭,感觉便妙极了。如同欧阳应霁所说:“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
书中介绍到了各色野菜,萝卜,苦瓜,豆腐,干丝,栗子,面茶,豆汁儿,菌……昆明菜(气锅鸡、宣威火腿等)提到的较多,源于作者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日子。除了单说食物的烹法外,汪曾祺还穿插着讲述了一些食事,比如在《吃的自由》序中提到“萧衍禁僧食肉”,在《果疏秋浓》中大赞江阴的水果店,因为作者那年正值初恋,说米线时两次提及沈从文常光顾的那家文林街米线店……
书中有三处叫我觉得:“恩,这本谈吃的书还藏着新鲜。”
在《手把肉》中,作者说:“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无与伦比!”看后,当场爆笑。这篇文章载于一九九三年,不知道《大话西游》的编剧是否看过这本书呢?
在《家常酒菜》中,有个名为“炒苞谷”的小标。开篇便写道:“昆明菜,苞谷即玉米。”这不到100字的段落,解开了我对自家名菜“炒苞谷”的疑惑。之前一直以为是我妈独创,因为每当谈及此菜时,对方总会疑惑:“玉米能炒么?”于是,我就为不能向别人表述这道菜的美味而感到遗憾。看到汪曾祺写到“炒苞谷”时,不夸张地说,我找到了“考古”的快乐,同时恍然大悟,是奶奶从昆明把这道菜带给我的。
刚买这本书时,我就看到了有《豆汁儿》这篇,一直忍着没看。我个人在饮食上算得上“海纳百味”了,没有什么讲究。但至今不敢再尝“豆汁儿”。很多人都说:“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不爱喝豆汁儿,不算北京人。”汪曾祺不是北京人,但对豆汁儿评价不差,我就在想,是不是要给豆汁儿一个机会,就像我对变蛋、猪脚、菠菜等一样,从不喜欢到喜欢需要一个过程?遂决定,再去品尝一回!
本书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很多地方略有重复,因为这是散文集嘛~
如果你觉得吃需要态度,并且认为菜谱上昂贵的报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你用心,普普通通的豆腐也可以出美味。那么,在做饭前看上一小段汪曾祺的谈吃,心情便会大好,食欲也将随之而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