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原文摘录

  • 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睡觉时,就没有她跃不过去的围墙,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也没有她抛不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 (查看原文)
    慢歌3 89回复 743赞 2012-09-18 14:22:01
    —— 引自第379页
  • 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查看原文)
    糖渍柠檬 20回复 345赞 2012-09-23 18:01:43
    —— 引自第28页
  • "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 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从不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不向任何人吐露秘密,反而装出一副对这种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以致常常招来性无能、性冷淡,甚至不男不女的名声,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这样。 (查看原文)
    aiko 27回复 188赞 2012-09-18 12:17:43
    —— 引自第209页
  • 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说清这种相互依赖究竟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习惯使然。他们从不曾为此问过自己,因为两人都宁愿不知道答案。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但她并没有把这些当做他最终衰老的确凿标志,而是视之为一次幸福的返老还童。她把他当做一个老小孩,而非一个难以此后的老人。这种自欺欺人对两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因为这让他们避免了互相同情。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如果两人能及时明白,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或许他们的生活完全会是另一副样子。而如果说,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也多少学到了点什么,那就是智慧往往在已无用武之地时才来到我们身边。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在这么多年的夫妻斗争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培养了仇恨。 尽管头发被淋得透湿,华美的衣服上也溅满了泥点,但她从容地承受着这场不幸,脸上始终挂着从丈夫那里学来的不可战胜的微笑,不让厄运有片刻得意的机会。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他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强烈愿望,希望能与他从头再来,重新开始生活,好让两人把所有没说出口的话都告诉对方,把所有过去做错了的事重新做好。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当被人爱着的人死去时,真该带上他所有的东西。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她们渴望那种安全感,一面对生活的挑战。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 今天,见到您时,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负担。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只是希望能找到某种类似爱情却又没有爱情之烦恼的东西。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也许正因为此,他才做那么多事吧“,她说,“这样可以免得去想。”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凡赤身裸体干的事都是爱。她说:“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 但当她们独自去望弥撒时,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又一次称为字迹意愿的主人,当初,为了换取一种安全感,她们不仅放弃了自己家庭的姓氏,甚至放弃了自我,可那种安全感不过是她们做姑娘时许多幻想中的一个罢了。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他们曾经疯狂爱着的那个男人——尽管他或许也爱着她们——给他们带来的负担有多么沉重,她们不得不照顾他们直到最后一口气,为他们吃喝,给他们换下脏兮兮的尿布,用母亲似的巧妙花招哄他们开心,以减轻他们清晨走出家门去直面现实的恐惧。可当看到他们受自己的鼓动离开家门,准备一口吞掉整个世界时,他们又开始害怕男人会一去不复返。这就是生活。而爱,如果真的存在,则是另一回事:另一种生活。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 像他那样一个天主教的卫士,向她提供的竟然仅限于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这些疑虑增加了她的彷徨,因为她也并不坚信爱情当真就是她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她欣喜万分地发现人们爱孩子并非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养育中产生的情意。 两个几乎完全互不了解的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性格不同,文化不同,甚至性别都不相同,却突然见不得不承诺生活在一起,睡在同一张床上,分享彼此也许注定有所分歧的命运,这一切本身就是完全违背科学的。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唯一像水泥一样把它们粘合在一起的,却是爱情这种既不可能、有反复无常的东西——如果它果真存在的话。 所谓的世俗生活,不过是一套延自传统的规矩,庸俗的仪式,事先向好的言辞,在此之下,人们彼此消遣,为的是不至互相杀戮。……“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私生活跟社会生活恰恰相反,是变化无常、不可预见的。要找出孩子和成年人之间的真正差别,对她来说殊非易事。但再三分析后,他还是更喜欢孩子,因为孩子的想法更加真实。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在他们那些不幸的岁月里,任谁也无法想象有谁能比他们更幸福,有哪对夫妻比他们更般配。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 在记忆混乱之前,她就已经把霍乱和相思病混为一谈了。 (查看原文)
    8回复 130赞 2013-08-03 15:33:47
    —— 引自第400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83 38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