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的原文摘录

  • 自我理想化总是包含着一种普遍的自我美化……妥协变成了善良、爱和神圣;进攻性变成了力量、领袖感、英雄主义、全能感;冷漠变成了智慧、自我满足、独立感。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回复 2赞 2013-05-23 20:53:56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探究荣誉
  • 健康的驱力与追求荣誉的病态的驱力的基本不同,在于驱动这些驱力的力量之不同,健康的驱力源于人类所固有的习性,这些习性去发展天赋的潜能。 对荣誉的探求源于对实现理想化的自我的需求……自我理想化本身是一种病态的解决方法,并且本身具有强迫性的特征……由于理想化自我的创造只有在牺牲自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它的现实化进一步要求扭曲真我,而想象力就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心甘情愿的奴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回复 2赞 2013-05-23 20:53:56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探究荣誉
  • 尽管很难回答什么是爱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很确定地说出什么不是爱,或者什么要素是和爱相违背的,人们可能会完完全全地喜欢上一个人,但是有时候也会对他生气,否定他的某些愿望或者想要一个人静一静,但是这种有限度的愤怒或者退缩态度和神经官能症患者所具有的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神经官能症患者无时无刻不在防备着别人,认为他人对第三方的任何兴趣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忽视,并将任何需要都解读为一种强迫,将任何批评都视为一种侮辱,这并不是爱。同样,爱是允许别人对某种品质或态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如果可能的话,还会帮助她们改正不正确的态度,但是爱并不会像神经官能症患者一样为了追求尽善尽美而提出令人无法容忍的要求,一种暗含敌意的要求:如果你不是完美地,滚蛋吧! 我们还认为如果一个人要达到某种目的而将它们当作一种手段,也就是说,仅仅是或者主要是为了满足他的某种需要,这种情况和我们观念里的爱也是不相容的。在婚姻里,这一点很明显地表现为仅仅是为了得到性满足或者是为了赢得威望才与人结婚,在这里我们同样很容易混淆问题,尤其是当这种需要是关乎心理的本质时。人们可能在心里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爱着对方,而事实上只是出于一种盲目崇拜对方的需要而已。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他开始持有一种挑剔的态度,对方很可能会被突然地放弃或者仇视,因为那个人之所以被爱就是因为他陷入了盲目的崇拜中。 在讨论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但不可矫枉过正。虽然出于某种需要而利用被爱的对方并不算是真正的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爱是完完全全利他的,那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需要对方身上任何东西的感情也不叫爱。那些表现出这种信念的人,恰恰表露出自己不愿意付出爱的心理,并不表明他们有一种深思熟虑的信念。当然,我们希望能在自己喜欢的人身上得到一些东西——我们想得到满足、忠诚、帮助;我们可能也想在必要的时候的得到一点牺牲和奉献... (查看原文)
    轩辕十四 2赞 2021-12-14 15:14:37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对爱的神经性需要
  • 就像我的一个患者所描述的,他感觉自己被关在有很多门的地下室中,不管他打开哪扇门,门的那头通向的都是新的黑暗,而他自始至终都知道其他人在阳光下行走。我相信如果不理解瘫痪性绝望是什么感觉,一般人是很难理解重症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一些神经官能症患者会用明确的话语来表达他们的愤怒,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通过顺从或者表现出的乐观把愤怒掩盖过去。那就很难看到隐藏在所有古怪的空虚、欲望、敌意背后,人们正在遭受着的痛苦。他们觉得自己永远都被排除在理想生活之外,即使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无福消受。 对每一个感到更安全、更冷静、更幸福、更坦率和更自信的人都带有普遍性的嫉妒。 (查看原文)
    路伽维加 2赞 2019-05-13 23:30:07
    —— 引自第1页
  • 然而,在内心的压力下,一个人可能会脱离真实的自我。然后,他可能会将其大部分的精力转向塑造自我这样一种任务,通过内心的严格指令系统,成为一个绝对完美的人。因为,除了像上帝一样完美之外,再无任何东西能够实现他自己的理想的形象,能够满足他对(像他所感到的那样)他所具有的、所能有的,或者他应该有的那些高尚的品质的自豪。 (查看原文)
    和誉 1赞 2013-06-04 10:58:43
    —— 引自章节:导论 进化的道德
  • 正如神经症通常所表明的那样,各种压力都易于将我们的创造力转向非创造的或者说破坏的渠道。但是,只要我们具有自发地实现自我而奋斗的信念,那么,我们就既不需要用“内心的紧身衣”来束缚我们的自发性,也不用鞭打我们内心的指令,让它趋势我们实现完美。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严格的方法能够成功地压抑不良的因素,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会伤害我们的成长。我们不需要这些方法,因为,在处理我们自身的破坏力量时,我们看到了更好的可能性:那就是实实在在地革除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加强对自我的理解。然而,自我认识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解放自发成长力量的工具。 (查看原文)
    和誉 1赞 2013-06-04 10:58:43
    —— 引自章节:导论 进化的道德
  • 于是,探求荣誉的正常驱力与病态驱力之间的不同是自发性与强迫性之间的不同;认识界限与否认界限之间的不同;集中于辉煌的最终结果这一幻想的感受与感受进化之间的不同;表象与存在之间的不同;幻想与真实之间的不同。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1-03-10 11:38:11
    —— 引自第31页
  • 一般说来,大部分的犹豫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生活的秘密要求。任何对这些要求的非理性特征的怀疑都必然会消失在这个领域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3-11 08:06:50
    —— 引自第39页
  • 大量的绝望是可以通过内心的指令的冲突来产生的。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3-13 21:45:10
    —— 引自第69页
  • 韦氏词典(Webster)的旧版本中这样定义到,自负(pride)就是在真正的或想象的优点基础上产生的自尊(self-esteem)。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1-03-15 20:40:08
    —— 引自第81页
  • 人类探求无限追求绝对时,他也是在毁灭自己。在他与大英给他荣誉的魔鬼达成协定时,他就注定要堕入自己的心狱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4赞 2011-03-18 21:12:43
    —— 引自第144页
  • 但是,无论其发展道路通向何方,都是他的既定的潜能的发展。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5 09:38:50
    —— 引自第5页
  • 由于很多原因,他一直没有机会形成真正的自信;他内心的力量早已被他不得不进行的防御、被他的分离的人格、被他早年的解决方法所形成的片面的发展的方式所消耗殆尽了,从而使其人格的大部分领域不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此,他急切地需求自信,或者一种自信的替代品。 在独处之际,他并不感到软弱,而是特别地感到比他人更不实在,对生活没有很好的充分的准备。如果他有归属感,那么他的自卑感就不会成为过于严重的障碍。但是由于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而且在根本上她感到——正如他所做的那样——孤独和敌视,因此,他只能形成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急切需求。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回复 1赞 2011-12-05 09:51:33
    —— 引自第12页
  • 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也有他自己的夸大的形象;耽于梦想的人也需要真实的权利,尽管后一因素只有当自己的自豪受到别人的成功的冒犯时才明显地显现出来。 强迫性源于这样的事实:自我理想化(对荣誉的全面探求是它的结果)是一种病态的解决方法。当我们说强迫性驱力时,我指的它是与自发的愿望和驱力相反的驱力。后者才是真我的表现;前者是由病态结构的内在必然性决定的。个体必定会不顾真实的愿望、情感或兴趣而遵从他们,以免招致焦虑,因内心的冲突而感到心神不安,为罪责感压得透不过气来。。。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5 16:22:19
    —— 引自第21页
  • 想象力中较有害的工作是对现实精细的和广泛的歪曲,而他有意识不到正在编造。 。。他的想象力有足够的力量去消除他的疼痛和苦难。他需要深刻的情感——信仰、同情、爱和苦难:他的同情感、苦难感以及其他的感受都被放大了。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5 17:17:06
    —— 引自第26页
  •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与情感主要集中在无限与各种能力的幻想上。。。。。。他的想法变得过分抽象难解,他所了解的见识会变成残酷性的知识。。。。对待他人的情感会蒸发成为一种“抽象难解的伤感”。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1赞 2011-12-05 20:47:44
    —— 引自第28页
  • 通往无限荣誉的便捷之径不可避免地也是通往自卑和自苦的内心地狱之路。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5 21:23: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 在说到他们的朋友时,他们指出,尽管这些人也是病态的,但是这个人在社会中过得更轻松自如,。。。但是,这种病人对与他在一起的那些“值得羡慕”的人的反应表现出一种更为严重的过程。他可能突然变得冷漠或沮丧。跟随这些反应,我们就会发现困扰的来源是一种固执的要求,即,他根本不应该有任何的困难。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7 11:39:20
    —— 引自第40页
  • 病态需求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他希望不劳而获。他不承认,如果他寂寞时,他会去很好地招来他人;而是他人应该来邀请他。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7 11:42:17
    —— 引自第42页
  • 他不想让他的问题保留整个星期不加解决,而我没有说任何话来平息他的困扰。我向他指出,他的那个愿望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很明显,他将这个愿望变成了要求,这样就没有道理了。我们是否能够更进一步地解决这个特殊问题,取决于此时此刻这一问题的难易如何,以及他和我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而且,就他所关心的问题而言,必定有某些事情使得他不能超期所希望的目标努力。 (查看原文)
    昏睡的哦莫纳 2011-12-07 11:42:17
    —— 引自第42页
<前页 1 2 后页>